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schedule/“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教育”二字进行了解读——“教者,上所施,下所效也”、“育者,养子使作善也”。春秋迭易,沧海桑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教育始终承载着丽江人民的希望和梦想,是推动丽江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基石。丽江素有“天雨流芳”的耕读传统,早在元代就设立义学,从内地引进人才,提倡儒学,开创了汉文化教育的先河;康熙36年,任丽江府通判的孔子六十六世孙孔兴询力倡立学造士,于年建成学官;雍正年间,历任流官、知府和社会贤达开明之士,大力创办书院,培养师资,增设学馆,推动了丽江教育发展;光绪末年,丽江县内已有雪山、玉河、天鸡等3个书院,31个义学馆,出现了一大批文化精英;科举废除后,雪山书院创立了丽江官立高等小学堂;辛亥革命后,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丽江已有公立初、高小91所;抗战时期建立的国立师范学校,培养了多名人才,为滇西北地区教育发展和革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到解放前夕,丽江已有各类学校所。改革开放以后,丽江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年,丽江县(今古城区和玉龙县)、华坪县在全市率先实现“两基”目标;年,永胜县通过“两基”验收;属于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宁蒗县也经过多年攻坚,于年通过国家验收。期间创建了7所省一级示范高中,将原丽江农校、丽江卫校、丽江财校合并组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丽江民族中专,同时引入云南大学办学资源,创办了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至此,丽江构建了完整的教育发展体系。截至年12月底,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所(其中幼儿园所、小学所、初中52所、普通高中19所、特殊教育学校2所、中职9所,高校2所),在校学生人(其中学前人、小学人、初中人、高中人、特教人、中职人,高校人),教职工人。年,全市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92.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6.0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1.77%。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地位,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系统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深刻阐述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确指引下,丽江教育这些年,风雨兼程、披星戴月,成就辉煌、极不平凡。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坚持市委对教体工作的全面领导,凡涉及教体改革发展的重要工作、重大事项都经市委常委会、市委教体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把党建融入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全过程,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办学治校始终,开展“党员示范岗”设置、“党员名师”创建等工作,创造性地全面实施思政课“六个一”工程(打造一批思想政治课培训基地、实施一批思想政治课课题研究、组织一次思想政治课程大赛、举行一批思政骨干教师培训、征集一批优秀论文、编写一批红色乡土教材)。经费投入再上新水平。近3年来,全市教育经费累计投入.4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教育经费78.24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8.34%,在市财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每年安排教育专项资金万元,确保教育支出优先保障。近3年来是丽江历史上教育投入最多的时期。办学条件呈现新面貌。先后高标准新建和改扩建了玉龙县文笔九年一贯制、小凉山九年一贯制、永胜民中、华坪民中、宁蒗二中、市第二幼儿园等一批学校,市二中和市职教园区正加快建设。四是强师兴教取得新进展。成功引进中央民大附中、云南民大附中、上海新纪元教育集团等来丽办学;实施英才计划,引进来自云师大附中的优秀校长杨永到市一中担任校长;先后选派名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赴北京、上海等地培训,创建了一批名师工作室和高考学科基地。教师学历水平逐年提高,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99.74%、99.58%、98.83%。小学教师专科以上学历比例达92.29%,初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达86.79%。办学质量取得新进步。年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比年分别提高9.8、13.1、14.8个百分点。年高考,本科上线率47.05%,比年提高15.23个百分点,五年来共11名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教育扶贫取得新成效。全市辍学人数由年8月的人,减少到现在的6人,实现卡户生动态清零。贫困生资助已涵盖从学前至大学各个阶段,3年来落实资助金6.79亿元,惠及67.79万人次。认真落实教育部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计划,年以来,共培养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两后”生名,培训职校教师53名。综合改革迈出新步伐。制定出台《关于推进丽江市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在全省率先全面铺开了“县管校聘”改革;出台《丽江市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方案》,持续推进高中教育、招生考试、教育信息化、产教融合、校园足球等改革,确定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2家。校园安全得到新保障。全市大中小学校配备保安1名,培养学生法治宣传员人,聘请法治副校长名,中小学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配备率达93.18%。安装一键报警学校所、视频监控所、5G智慧检测体温系统53套,全省领先的学校智慧安防系统在市一中建成使用。共创建市级平安校园51所、省级平安校园41所、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3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市始终把校园疫情防控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严格落实依法科学防控、精准防控、常态化防控要求,人盯人排查师生及家长75万余人,在全省率先发出延长假期的通知、印发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制定实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25条措施,全市师生未发生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学校平稳有序开课,各类考试安全举行。教育亮点实现新彰显。古城区,随迁子女%安排到公办学校就读。玉龙县,顺利通过“改薄”验收。永胜县,引进四川师大附中安宁中学校长和全国各地优秀教师12人,基本实现贫困山区少数民族学生初中阶段到坝区集中、高中阶段到县城集中就学。华坪县,一中和女子高中大幅度超额完成市下达的教学质量目标任务,张桂梅老师被中共中央、中宣部分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称号;迁建县职高与攀枝花技师学院合作。宁蒗县,争取上海贝尔公司援建智慧教室,以海安教师为代表的内引外联开放式办学模式取得显著成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jiangzx.com/ljsly/8683.html
上一篇文章: 游元阳梯田你该懂的历史文化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