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每个人对于温柔乡,都有自己的定义。
而我眼里的温柔乡,大抵是相当于古代青楼里的头牌,三分市井,七分风情;三分才华,七分容貌;再加,三分孤傲,七分沧桑。
我不知道这样的形容会否会得罪温柔乡,而我并没有半分轻视的意思,因为在我眼里,青楼的头牌便是古代女子里的极致,市井与风情寻常街巷可得,才华与容貌深闺大院可得,唯独那三分孤傲与七分沧桑,却似乎唯有不得已的命运所逼迫的阅历方能成就,而一旦没有了这孤傲和沧桑,才情与容貌怕是要失去其入骨的魅惑与销魂罢。
哎呀呀,我怎么觉得,我要是个男人,一准是个坏男人呢。
在丽江古城,我一共逛了8次,相当于我至少5年的逛街次数。
到最后我也是逛得累了,却没有厌烦,这很大满足了丫头的兴趣。我一路攥着丫头的手,生怕她走丢了,在这样热闹的而相似的街巷里,我不知道要花多长时间才能找到她;我们一路看各种工艺品,围巾,项链,手链,牛角梳,手鼓和尤克里里,还有菩提果的核磨出来温润如玉的吊坠都是些看起来舒服,价格较低而又方便携带的小玩意;品各种小吃,烤肉串,榴莲千层,五彩缤纷的水果糖,冰糖葫芦串,水果拼盘,肉夹馍,纳西粑粑,这里的品其实多指观赏,肚子能容纳的东西毕竟有限;这里卖的衣服大多是我喜欢的棉麻,好看而又不张扬的花色和款式,石板街上走过的的美女,也多穿着浅色的飘逸的长裙,披风,围巾,随性而又贴脚的小拖鞋,一眼望过去,便是一道流动的风景。
其实,这也一个深度商业化了的古城,但是她的特别之处在于,把商业和文化以及风情巧妙融合到了一起,这里的店主或者店员也热情给顾客介绍产品,他们推荐的理由大多都是从工艺品的材质和成型所耗费的功夫,让人听着不知不觉就接受了他们的推荐,当然,最终你买ta表示很开心,不买,ta也不投以鄙夷,而是恰到好处地表达未能成交的遗憾。
当然,还有她的美食,这里水土空气纯净,食材自然出众,小羊排,火腿(真的有腿的哟),让人大饱口福。
在从泸沽湖回丽江的路上,路遇一群羊,在那危机四伏的路上,我扯开了嗓子招呼小羊们“嗨,小羊羊,上车来,姐姐带你们到城里遛遛。”气得羊爸爸差点把蹄子都举到我的脸上。
还有相思菜和水性阳花,看到这个这个“”阳“”字,我不禁笑了一下,这怕是为了避嫌罢,而我却分明于这挤眉弄眼的闪躲中,嗅到一丝暧昧。不过,菜的味道是不错的。
在丽江去往泸沽湖的路口,有家餐馆,主营酸菜鱼,矮的圆桌和凳子,围坐着许多当地人,我们一下就动了心。
吃下来,连我这个对鱼向来挑剔的人都找不出来一点毛病,鱼肉被片得很薄,能看到丝缕状的纹路,口感清晰,滑嫩鲜香,没有一点腥味,这是要足够好的水加足够的营养才能出来的品质。
配料里的青菜,粉条和豆腐也都很好吃,撑得我好一阵子都不愿意开车。
当然,这个温柔乡的风情,更多地,萦绕于丽江街巷中大大小小,风格各异的客栈,我来丽江,多半是冲着这些客栈来的,也听闻,丽江客栈的经营者,大多是来自各地异乡人,而每一个能以他乡为故乡的人们,怕是,都有一颗停不下来的心,而这里,却成了这许多人共同的羁绊,然后他们自己,也成了这风情的一部分。
所以,到丽江的第二天,我起了个大早,脖子上挂着个沉甸甸的相机就进了古城,也不知道走了几条街,看了几家客栈,最后接到同学的电话时,我发现自己迷失在街巷之间。
有点唠叨,客栈专题下一篇再写吧。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jiangzx.com/ljsgr/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