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人的一天
本期人物:欧阳玉明
丽江的生活节奏比较慢,这里的人说话很客气,人很热情。
没遇到过一位叫Tony的发型师的人,不足以谈理发。今天所采访的人物就是无数发型师中的一位---欧阳玉明。
采访的地点在欧阳玉明(以下简称欧阳)工作地点附近的一间快餐店。阳光很好,一同而来的还有他的同事。对记者而言,这是一次让人眼前一亮的采访。透过这位拥有16年经验发型师的眼睛,我们又重新一次认识了丽江,重新定义了时尚。
“丽江的生活节奏比较慢,这里的人说话很客气,人很热情。以前在昆明问路,刚好问到一个卖菠萝的。他说我买一块菠萝就告诉我,一块菠萝1元钱。直到我买了7块,我才问到自己要去的地方。但我来这里以后,我去问路,这里的人就很乐意指路。”
▲网络配图
“这里的人头发清一色的偏黑,女的长头发的偏多,比较少看到齐肩长发或者短发。而且这边的发质普遍比较糟糕。大概是因为气候偏干燥,所以头发会比较枯。”
“头发的颜色也好,造型也好,看起来会比较压抑,比较闷,太过亮眼的发色在这里并不常见。我觉得和当地主要发展旅游有一定的关系。因为一般服务行业就会要求头发要黑色,造型不能太夸张。比如之前就有珠宝店、客栈等的员工来我们这里,要求把头发染成黑色。职业要求她们拥有一个良好可信的形象。”
▲网络配图
一个城市的开放程度和当下的时尚程度是成正比的。越开放的城市,发展越快的城市,街上的女孩发色就会更炫更亮,造型也更多变。经济发展缓慢的城市,从发型师的角度看,对于一些时尚的发型来说,接受程度也慢些。比如在上海流行的发型,可能3-4年以后丽江才开始流行。在北上广等大城市,对于新的造型接受程度也更高。丽江的姑娘,会相对保守些,太浮夸的造型接受的程度也会更低。
▲网络配图
“这里的人对美的理解会保守些。比如说从穿衣服的风格上看,丽江的姑娘更多的选择直筒的或者羽绒服。把身材都遮掩得严严实实的。当然这里的温差大是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我看来,我能从穿衣风格就看出谁是本地的谁是外地的。”
▲网络配图
如果把对品牌的追逐算做消费意识的觉醒的话,那么丽江这个远离北上广的城市在消费决策上还没有受到太多互联网的干扰。电视广告、公交车广告、卖场电视广告基本以本地品牌广告为主,还没有全国品牌广告渗透到本地。
近些年一站式购物中心的崛起,大型商业圈的构建及各种国际品牌的入住,让整个消费升级了。我们生活在三线城市,我们的消费水平是一线标准,但我们的城市审美水平和时尚却大多还停留在十八线,消费意识尚未完全觉醒。
“丽江姑娘衣着风格偏朴素,消费也更理智。但是还是会有客人说,只要做得好,效果好,钱不是问题。其实丽江的土豪还是多的,大多都比较低调,属于闷骚型。”
欧阳来自四川广安,邓小平的故乡。因为家庭原因,16岁就进入社会了。刚开始,就跟着师傅学手艺,头两年的工资结算下来,师傅总共给了他50块。后来去北京一年学洗头,在杭州学造型,后来又去了上海,最后还在武汉学习烫染。没有学习理论前,欧阳一直走的是野路子,江湖手法,有实战经验但没有理论,还是不专业。
“做了理发这一行,我会有个习惯。比如说无论走到哪里,最先看的是头发。看古装剧也是看里面角色的头发。会去想,古人的头发怎么会是这个颜色?古人的发型是怎么扎成这样的。这大概就是我的职业习惯。有时候也会有点强迫症,看到别人发型不好,就想剪。”
每个发型师的风格都不一样。欧阳的风格偏沙宣型,类似于比较有层次感和落差感的发型设计,整体的风格会比较硬朗。
采访过程中,欧阳语气很柔和,时不时还会被自己说的话逗得哈哈大笑。但这样开朗的欧阳,也曾遇到过非常刁钻的客人。
“以前遇到过这么一个客人,挺头疼的。那个女客人拿了一张照片,告诉我说要做成照片里的发型。后来做完,她说不满意,没有达到要求,不好看。其实发型是一样的,她说要拿尺子量长度,是不是和照片里的一致,一点都不能差。后来我就基本不接任何拿照片来剪头发的客人,因为很多人只看到了模特的发型好看,却忽略了他们的脸型、发质、五官和气质与模特不同。这样出来的发型也会很奇怪。”
对于丽江美发行业,欧阳有自己的看法:“这里的私人订制发廊比较少。比如说发达的地区,一个顶级的发廊就是那个地方的路标。还有一些专业的针对性的发廊,比如专门做短发和中长发的、专门做烫染和卷发的。但这里的专业发廊就会少些。”
“用思想去设计发型,用手去表现发型。这是我的师傅对我说过的。我觉得很有用。我会根据客人的发质和气质,去构思发型,再动手去做。”
来丽江的欧阳,目前的生活仍旧是两点一线:住处和店铺。“我在丽江很少时间出去玩,到时候问问你们有些什么好玩的地方。”
这个平时喜欢喝茶的80后发型师,希望新的一年,有更多的时间可以陪伴家人。
最后,针对洗发水的选用,欧阳也给出了非常实用的建议:“像丽江这边来做发型的90%都是自然卷,头发粗硬干燥的比较多,建议大家在选择洗发水的时候,可以选择专业有针对性的。比如爱烫染的就尽量选择烫染修护的,发质枯燥的就选水润滋养型的。多数都可以选择水润或者补水型的,因为这里确实比较干燥。”
后记
不同的职业所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透过欧阳玉明的眼睛,我们看到了丽江的另一面。尽管每天所面对的生活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能在他的诠释下,我们能重新看待自己。采访的时候,他身穿一件宝石蓝的外套,一双铆钉长靴,着实很特别。
朋友评价他是个勤快、沉稳、耐心的人。对于这里的食物,他还处于一个适应阶段。以前在攀枝花,习惯说方言,到丽江后,为了沟通更加顺畅,他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练习普通话。
对于在外工作的人,欧阳说了一句很诚恳也很实用的话:“千万别饿着自己,出来上班,身体最重要。”
在这里,我们祝愿每一个在丽江拼搏的人,照顾好自己,并能在奋斗之后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方天地。
掌上丽江新开栏目啦掌上丽江新开栏目《丽江人的一天》,小掌郑重邀请您加入我们。
在丽江这片2.0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没人知道,有多少流浪的人找不到回家的路;
没人知道,有多少梦想在黑暗中开出花朵;
没人知道,有多少灵魂在角落里放声歌唱;
没人知道,有多少面孔转瞬即逝,多少记忆戛然而止。
我们唯一可做的,就是记录下自己眼中的真实故事,记录下属于这些普通丽江人平常的一天。
这样,他们才不会被遗忘。
征集要求:提供采访人物或采访线索。可以是自己的故事,或者身边人的故事。可以是各行各业居住在丽江或者丽江本地的人物,可以是你身边平凡的人,也可以是你身边不平凡的故事。联系小掌,你说我写,让更多的人认识你。也让这个世界,认识更多有趣的丽江人。
联系方式:
1.可直接添加本期编辑(许诺)的,进行详细咨询。
2.直接在本文下方的留言区留言。
最后,关于本拍摄项目的任何意见建议、拍摄线索、问题咨询,也可直接联系许诺。
许诺的
·END·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jiangzx.com/ljsgr/2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