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是丽江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是我市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推进我市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各级干部群众一定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切实增强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紧迫感和主动性,齐心协力向贫困宣战。”这是7月31日召开的丽江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罗杰掷地有声的号召。“到年,实现12万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特困人口实行应保尽保,农村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市委副书记张泽军对扶贫开发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并代表市人民政府与各县(区)政府签订了《丽江市扶贫开发攻坚战责任书》。消除贫困,丽江市委、市政府明确路线图、排出时间表、开启倒计时。五年来丽江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著“十二五”以来,我市坚持在夯实基础、培育产业中促增收,大力推进特色产业发展,重点培育了中药材、核桃、芒果、马铃薯、烟叶、玛咖及畜禽养殖等特色农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全市基本实现了公路、用电、电话和电视信号村村通,农村人饮安全比重达75%,农村贫困人口从年的25.3万人减少到年的12万人。5年共实施7个乡整乡推进、16个行政村整村推进和个自然村整村推进,通过整乡整村推进、水电移民扶贫开发、扶贫攻坚大会战、地震恢复重建、美丽乡村建设、产业开发等集中连片综合扶贫开发,全市农村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经济社会长足发展,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正如罗杰书记所说,五年来,丽江的扶贫开发工作实现了从缺吃少穿到基本温饱、从单点扶贫到连片开发、从被动脱贫到主动致富、从政府主导到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群众自力更生“四位一体”的历史性转变。扶贫开发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虽然全市贫困人口持续减少,但贫困人口数量大、贫困程度深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虽然发展条件持续改善,但连片特困区域多、发展难度大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虽然发展速度持续加快,但致贫因素较多、返贫压力大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虽然贫困群众收入持续增加,但收入差距拉大、相对贫困凸显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任重道远。攻坚拔寨丽江这样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把扶贫开发规划纳入“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强与其它规划的相互衔接,与专项规划对应,进而明确工作任务,落实保障措施,抓好组织实施。——突出重点,合理推进片区攻坚。以宁蒗、永胜、玉龙为主战场,加强与省级相关部门的对接,加快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整乡、整县、整族推进,将更多资金、项目、力量和金融、文化、教育、科技资源倾斜配置到贫困地区,坚持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发展,加大跨行政区域的小片区开发力度,集中力量,确保推进一片、成功一片。——有的放矢,精准扶贫。在精准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把扶贫对象搞准,把家底盘清,不搞“大水漫灌”“手榴弹炸跳蚤”,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做到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确保“一村一策、一户一法,责任到人、限期脱贫”,做到产业扶持到村到户、基础设施建设到村到户、环境整治到村到户、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到村到户、能力素质提升到村到户,金融支持到村到户。——凝聚全社会力量。探索新思路、拓宽新渠道、建立新机制、搭建新平台,持续加大投入,整合扶贫资金,完善工作格局,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发挥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主体作用,在全社会形成扶贫攻坚的强大气场。——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扶贫效果。向上争取财政扶贫资金的支持,力争每年有新的增加。调整预算投入,确保扶贫资金按比例足额配套,并根据财力增长情况逐年增加扶贫开发专项资金投入。整合各类专项资金,建立健全“群众投、社会筹、单位帮、银行贷”的多元投入机制,多方式、多渠道聚集资金,提高贫困地区金融服务水平,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信贷资金支持。(丽江日报全媒体记者和丽勇实习生李一凡)终审郭俊燕编辑杨宇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并保持文章完整性,不得删除“丽江日报”及
昆明好的白癜风医院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jiangzx.com/ljsgr/1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