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群星
在丽江,你总是会碰到很多善良的人,很多浪漫的人。在丽江,很多商人都是艺术家。一千个人的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的心中有一千个丽江
一、左岸咖啡馆左岸是一种情绪,一种感觉,一种诉说不尽的风情。左岸就是丽江。
丽江古城有一条水,它来自玉龙雪山千年冰川的点滴融汇,引入古城后呈东河、西河、中河分流,贯通3.8平方公里的古城核心区,流经古城每一户人家的门前。水是丽江古城的灵魂,它在古城里穿巷走院,它流得并不汹涌,也并不温柔,却一刻也不停地奏着美妙的乐章,它清澈而透明,让你情不自禁地就想去亲近。潺潺水声还流着生活的节奏和生命的气息:纳西人世世代代在这水里淘米洗衣。泉水让古城非凡而又平常。
我在丽江的大多数时间都坐在一家名为“左岸”的咖啡馆里,这个名字让我想起了巴黎,在十九世纪的巴黎,塞纳河蜿蜒西流穿过市中心,河以北称为右岸;以南称为左岸。右岸以其金钱、贸易、权力成为繁华、奢靡、成熟、优雅的象征,但左岸却以其活力和知识而取胜,散发着属于思想、发自内心的清新气质,悠然而自得。
清澈可人的雪水就在脚下潺潺而流,四月的凉风吻在我的脸上,看垂柳曼舞,看树叶在明媚阳光中投下斑驳的阴影,一杯酒,一杯茶,或是咖啡,都可。还有,看人来人往,或纳西老人,或都市小资,甚至那些外国友人,都觉得与这景和谐相融。
咖啡馆老板是位姓陈的年轻女孩,两年前她从深圳到云南旅游,并在丽江留了下来。为何会留在这里开店?喜欢丽江啊。喜欢什么?喜欢丽江需要理由吗?不需要吗?需要吗?这真是一个谁都无法回答的问题。左岸是什么呢?我问。有人说左岸是一种情绪,一种感觉,一种诉说不尽的风情。我觉得左岸就是丽江。女孩说。
二.丽江的水水是这古城的灵性所在,是古城几百年的渊源文明,它时而遄急,时而平滑,时而无声无息,但每一刻,它都在涤荡着你的心灵。
“家家泉水绕诗咏,户户垂杨入画图”,小桥流水人家原本是用来描述姑苏民居风貌的,但当你走进丽江古城时,你会发现,这里更多了一番人与自然的和谐。
几乎所有的人都把水看成是丽江古城最重要的部分,纳西人和水有着非同一般的亲密关系。每天早上10点以前,人们从河里取的是饮用水,10点到12点,大家就用河水洗菜,到了下午,才能在河里洗衣服。这是所有纳西老少都熟知的用水公约。开始有许多外来者并不理会这世代传袭的风俗,一些走马观花、来去匆匆的游客往往不经意就随手把垃圾扔到河里了,有的饭馆、客栈的厨房污水,也不经处理就直接排到了河里。
世代居住在古城“急沙沙”小院的主人李实先生感触颇为深刻。古城的河水流过,穿过“急沙沙”的一角,“沙沙”之声在院中回荡了几百年。他说,小时候,古城的河里是有鱼的,他的爷爷常常在院中临河垂钓,每日多有收获。80年代以来,随着环境的变化,河里已经没有鱼了。
“我们和纳西人一样爱护这来自圣山的水。”两年前,木少从北京到云南旅游,从昆明到大理最后到了丽江,一路美丽的自然风光、淳朴的民风民情让他顷刻间就作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他留在了丽江,并开了一家名为“古格森林”的餐厅。木少对这古城已经有了浓浓的主人一样的爱。“也许在一些人的眼中,我们是外来户,但其实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从走进丽江的第一天起,都是和本地人一样爱这里的每一块五花石,每一滴水,从住在丽江的第一天起,就不由自主地严格遵守着纳西人的用水公约。”
丽江古城水质的迅速退化却是不争的事实,尽管来往的游人还在惊异于“东方威尼斯”的绮丽风光,可是对于古城居民来说,古城的水早已不再是当年的清流了。据悉,目前古城总体水质只能达到三类标准,在下游部分地区,甚至低于五类标准。在抽查样本中,粪大肠杆菌超标最为严重。据专家分析,致污的主要原因是过多的人流量对水系自身净化造成严重威胁。
值得欣慰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开始关爱这河水,政府部门更是把它当作了保护古城、整治环境的重中之重,编制了总投资达1.5亿元的古城排污系统规划方案,目前已投入7500万元,古城核心区的排污系统和一个日处理能力2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已投入使用。同时,还关、转、停了周围所有污染企业,改造了全部燃煤锅炉,从污染源头开始治理。去年8月以来,镇政府成立由古城管理所组织80余人的古城综合执法整治组,做到“定员、定岗、定时”24小时巡逻检查,开展以古城河道水系治理为主的全面综合治理。特别重申禁止一切污染古城河道水系的行为,严禁在河道内洗涤衣服、拖把等污染物,严禁向河道内倾倒排放污水污物;凡在河道内进行施工或对水系水量调整,必须经镇政府同意批准方可进行。更重要的是,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新老丽江人都把水的保护作为了自己的自觉行动,而来丽江旅游的游客,也把丽江的水,看成是美好的梦境中不可亵渎的一部分而倍加爱护。
站在丽江古城的任何一条小巷,你总可以听到忽高忽低的潺潺流水,水是这古城的灵性所在,是古城几百年的渊源文明,它时而遄急,时而平滑,时而无声无息,但每一刻,它都在涤荡着你的心灵。
三、丽江的商业丽江的商业化也许执中国古镇之牛耳,但丽江本身内涵的厚重和它的宽容,让它包容外来的东西,使它们成为自己的,让你难以排斥。
我来到古城的中心四方街,四方街的街石都是五花石。站在古城这普普通通的一条街道上,就是站在一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历史上,感觉每一缕风都好似从唐宋吹来,宛如时光倒回,旧梦重温。一些道路正在进行翻修,不久,这些几百年未曾动过的光洁如镜的石板路将被经现代化工具打造的五花石所取代,那时候走在上面,也许会更平坦舒适,也许同时也没了此刻的这种“古城感觉”。
如果不是浮光掠影地到此一游,你会发觉,丽江实在是一个奇怪的地方。在四方街慢慢地走,即使是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你依然可以感受到远古的呼唤,这流淌了不知多少年的河水,这不知被多少人踩踏多的五花石,古老的建筑,还有那隐隐约约的玄妙的纳西古乐,都在安抚你烦躁的心绪,使你茫然的灵魂有了归属。
丽江很商业吗?也许是的。丽江本来就是茶马古道上的物质集散地,古时候,丽江古城内几乎家家都是小手工业者或商人,丽江古城的繁荣,正是得益于商业。现在的四方街虽然难以再现旧日挑担、牵马、背背篓的乡土风情,也不见风尘仆仆的马帮,但那种市井情趣依然随处可见。街道的两旁几乎全是琳琅满目的铺面:玉器行、鞋号、金银首饰店、药材店、服装店、电器商店、工艺品店……其间还夹杂着美发廊、电影院、书店、邮局和流泻出流水般清音的纳西古乐馆。不少铺面仍保留着各式各样的格子窗、雕花窗,上面精雕细刻着飞禽走兽、花鸟树木,一家挨一家。依然有纳西族老太太坐在小巷的某个石阶上摆卖瓜子、铁豆,或出售自己编织刺绣的花线、花边,自己腌制的泡梅、泡梨,纳凉、闲谈的人三五成群地聚在桥头、水边,卖铜器、卖工艺品的小摊你我相接,纳西风味的丽江粑粑、炒饵丝、鸡豆凉粉和卖比萨饼、汉堡包的西餐馆、咖啡厅都各得其所。这些与眼前的古老建筑和谐地交织着的生活,令人们真实地感受着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城鲜活而丰富的内涵。
丽江的商业化也许执中国古镇之牛耳,但丽江本身内涵的厚重和它的宽容,让它包容外来的东西,使它们成为自己的,让你难以排斥。
四、商人和艺术家在丽江,你总是会碰到很多善良的人,很多浪漫的人。在丽江,很多商人都是艺术家。
坐着听木少读他自己的一篇小说,确切地说,是一个真实地故事。一个发生在古城的故事。木少是个艺术家,也是个商人。在中国,这两种职业似乎象鱼和熊掌一样不可兼。但是在丽江的很多人身上,两者却结合得很完美,木少就是。到云南前,他的名字叫方丹,木少是他到丽江后取的纳西名字。木少做雕塑,也写小说和诗歌,还在丽江古城开了一家名叫“古格森林”的餐厅。我看过他的雕塑作品,一些很怪异的猫游走在草地上,背景是美丽的梅里雪山。还有其他一些,都充满着奇妙和诡异的特色。
现在我是坐在他的餐厅二楼的葡萄藤下,喝着力顿红茶,沐浴着熙日和风,听他讲一个丽江故事。
我和鲁比从梅里雪山回到德钦时,在候车室跟几个藏族喇嘛打台球,认识了看上去很老实的广州青年李四。在分手的时候我给他留了电话和地址。没多久他从中甸来到了丽江,并在“古格森林”餐厅找到了我。那天,他在酒吧给我和鲁比讲了自己伤心的爱情故事:
李四看一眼就知道是个老实人,一脸的正气还有朴素的小分头,小伙子二十三岁第一次恋爱才半年就被家乡一个很漂亮的小女孩抛弃了。现在他痛苦不堪,可以看得出来他脑袋上的头发都是无精打采的样子,就像一堆被太阳晒瘪了的蚯蚓。
他无知的女朋友认为他太老实,太传统,不够疯狂,也没有激情,整天就知道工作。觉得对她过于殷勤,温柔,体贴和听话,总之不太像个男人。于是就分手了。其实,那个女孩和另一个男人早就偷偷地恋爱了。去他妈的,根本就不是恋爱,简直就是偷情。就因为那个男孩的鼻子上挂着一只破烂似的铁环,女孩觉得很酷就被迷住了。
我为李四难过,我就不明白那个女孩家是不是开牛场的,怎么就喜欢一个鼻子上挂环的男人,傻B。
我很想把这个故事复述完,也许你也很想听。可是我不能这么做。还是让我讲一个故事的大概吧:失恋的李四在丽江纸醉金迷挥金如土最后身无分文回不了家于是“我”和鲁比就发动餐厅里伟大的少数民族员工伸出真诚的手帮助他大家都捐了款没有一丝埋怨没有一丝不满没有一丝猜疑李四写了借条拿了元钱走了十五天后他从广州打来电话说要还钱“我”和鲁比笑了。小说的结尾说:善良的人是浪漫的。
复述当然少了很多的韵味,我想说明的是:在丽江,你总是会碰到很多善良的人,很多浪漫的人。在丽江,很多商人都是艺术家,比如木少,比如布农,比如那些开酒吧咖啡馆客栈的老板,那些卖纳西手绘、东巴字画、丽江木雕等工艺饰品的,和卖酥理玛、米灌肠、丽江粑粑、鸡豆冰粉等风味小吃的,,还有那些弹古乐的纳西老人,甚至普普通通的丽江居民,甚至那些只作短暂停留的男女小资,每一个人,都是生活的艺术家。
五、文化,和一个纳西老人的聊天。
是纳西人的坚守和开放保存了自己,保存了多姿多彩的生活和文化形态,也使千年古城长生不老。
又回到左岸咖啡。女孩在拆店里的电脑,要把它搬到里间去,说是古城管理所有规定,古城里的所有商店内都不许摆放电脑,原因是电脑是现代产品,与古城的风格不符。还说咖啡馆的店牌也不符合要求,必须拿下来。我说店牌画得很漂亮啊,还有纳西文字,我觉得很好。女孩说没办法。然后叫我帮她把店牌取了下来。
然后和纳西人杨叔叔聊天,听他讲纳西族的历史,讲丽江的人物,讲一年只睡一天懒觉的勤劳聪明的纳西女人,吟诗写字弹琴品茶技艺灵动的纳西男人,讲木府,讲天雨流芳。
什么是纳西文化呢?
这些古老的建筑,这些光洁的五花石,这潺潺的流水,这些木桥,还有这清新的空气,这来来往往的人,和我们平平常常的生活,就是纳西的文化,丽江的文化。
老人的话让我想起古城一位常年研究茶马古道的学者,他说:丽江古城不是古董,是老百姓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我们不能再宣传古老的丽江,不能宣传世界文化遗产,应该宣传丽江的生活方式,宣传新丽江,这里环境是最纯的,生活是最浪漫的。他说丽江的商业化很有特色,这样完整的古城在全世界是独特的,这里的雪山、小桥流水、东巴文化,还有那么多的外国人、小资,非常具有多元性。这样的商业化是很好的一件事情,没有丽江的商业化就没有丽江的今天,商业化永远是流动和交流的,丽江今天的商业化就是丽江明天的文化。
杨叔叔说现在丽江又太多的假古董,一些东巴文字和纳西古乐有很多错误,都是骗人的,这其中一些是经营者为了赚钱,有一些则是政府部门在作假,比如说为了追求古城特色,要求所有商店的营业员都必须穿纳西民族服装,不管他是不是纳西人。老人还对有关部门要求所有商店都挂红灯笼颇有微词,“在以前,如果不是节日,一般商店是不挂红灯笼的,只有青楼妓院才挂,所以我的店里就坚决没挂。”
我说现在古城有那么多的外地人来开店,有那么多的酒吧和咖啡馆,你怎么看呢?
“我觉得很好,这是对古城来说是新事物,古城不应该拒绝。但是外地人也应该和我们纳西人一样,爱护这个环境。纳西人从来都是采取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开放态度。丽江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它每时每刻都会有变化,但同时它又会固执地坚守某些东西。”“现在有些人说丽江商业化太浓,说丽江外地人太多,甚至有的人扬言要把外地人赶出丽江,要让丽江成为纳西人的丽江,我觉得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是纳西人的坚守和开放保存了自己,保存了多姿多彩的生活和文化形态,也使千年古城长生不老。
六、蒲明蒲明说:丽江人有追求文明生活的权利,丽江具有经济价值。
想起昆明的蒲明。
和蒲明认识的那天晚上正好是农历16,一轮圆月高高地挂在昆明雕塑艺术家罗旭的土著巢怪异的建筑屋顶上,大风不停地吹,把个天空吹得没有一丝云彩。建筑物内,有艺术家+探险家+摄影师共N个,还有对艺术充满向往的漂亮MM若干,他们就着炉膛内的炭火,喝着各种各样的美酒。
蒲明,男,云南云美旅行社总经理,年龄不详,婚否不知,四川人,在昆明从事旅游多年。
这是个很健谈的家伙,他一开口我就知道这样的采访实在不需要我一本正经装腔作势道貌岸然故作深沉扮名记状,我要做的就只是记录。
蒲明说这几年来到丽江来旅游的人逐年增多,这里面丽江作为一个“世界文化遗产”的品牌知名度确实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不能说有多大的作用,世界遗产并不是金字招牌。丽江旅游的发展得益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得益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得益于旅游成为一种时尚和生活需要,得益于云南整体丰富的旅游资源。并不是所有的游客都是因为丽江是个世界文化遗产才来丽江旅游的。我们不需要过多地宣传世界遗产。
丽江人有追求文明生活的权利,丽江具有经济价值。人们来丽江旅游,大多数固然是为了来欣赏丽江美丽的风光,“小桥流水人家”“高原姑苏”,以及这里淳朴的民情风俗、民族文化。但这其中也有一些是带了一个强势民族、强势文化的歧视眼光来看一个弱势民族、弱势文化的历史、过去。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民族,都有他发展的权利,追求文明生活的权利。你不能说你自己生活好了,你拿出一笔钱来,你就可以要求别人过落后的生活。但是丽江的人,纳西族的人民应该认识到,古城和古建筑是祖先留给他们的财富,是他们与外部世界的不同之处,独特之处,他不仅具有文化价值、历史价值,而且还具有经济价值。
来过丽江的人很少还想再来。现在到丽江来的游客都说丽江很美,但很少有人还想再来。现在的丽江与大地震时的丽江已大不相同,那时候如果象今晚,月亮这么好,你走在丽江的街上,你会看到无数个美丽的月亮,那是丽江街上的五花石反射出来的,那种美会让你如梦如幻。现在没有了,现在一到旅游旺季,街上都是人流,你都不用走,人流会推着你向前。你不会看到那么美丽的月亮,你只会看到一双双大脚丫。
有关环境保护。丽江的环境保护总的来说是不错的,现在古城的商业发展给环境保护带来了一定的压力,特别四水资源的保护。水是丽江的生命,不能想象没有水的丽江会是怎么样的,丽江以前的水是很好的,现在有些饭馆、客栈会在晚上9点以后把一些生活污水倒入丽江古城的河道里,那时候你就会在水面上看到漂浮的油腻。丽江的水落差很大,水流比较急,使一些污物很快就被水冲走了,如果水流缓一点,丽江的水早就象江南一些古镇的水一样成黑水、臭水了。
其实丽江的环境保护关键在古城的居民,包括外来的经营户,游客一般都比较自觉,他看到丽江,就像看到一个梦,他会很珍惜,不愿把这个梦破坏、打碎。而丽江本地的居民因为生活得太久,对它就有点熟视无睹,反而不会认识放倒它得价值,只是把它作为一个生活环境,或者把它作为一个经营的场所,赚钱的地方。
丽江的商业化。现在丽江的主要问题是商业化太浓,饭店、酒吧太多,有一些与当地的环境不是很协调。但丽江历史上就是个商业化城市,是茶马古道上的物质集散地,因此我们不能拒绝这种商业化。关键是要加强管理和引导,使之与古城的风格相融。应该说,丽江的商业化还是很有特色的,它有规矩。
纳西文化。纳西文化很大一部分其实都是汉文化。现在我们丽江旅游发展了,为了旅游的需要,有些人就给纳西加上了很多文化,比如纳西酒文化、饮食文化等等。纳西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纳西古乐,其实也是唐宋古乐,也有人说是明清时的中原道教洞经音乐,是汉乐。当然,对于老外来说,就是我们的民族音乐。纳西人把这么好的古乐保存了下来,并挖掘了出来,这是纳西人的贡献,我们应该把它保护好。
12点05分,采访结束。蒲明提议去放松放松,于是一行十人分坐两辆小车到昆明近郊罗平县“天下第一汤”泡温泉浴。巨爽!强烈推荐!去昆明旅游,必去罗平温泉。当然,最好也是明月之夜,最好也有漂亮MM。
七、听四个年轻人唱歌非典时期的历江冷冷清清,每个人都若有所失。
丽江的阳光格外明媚,所以丽江有句话:“不在晒太阳,就在去晒太阳的路上”。丽江的酒吧咖啡馆特别多,所以又有了一句话:“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这样悠闲地坐在咖啡馆里,面对清风流水,觉得实在是非常舒服,觉得丽江实在是很文人。遥远边陲的背景,淳朴安静的民风,再加上这种强烈的现代气息,古今中外文化的交融达到了几近完美。江的阳光格外明媚,所以丽江有句话:“不在晒太阳,就在去晒太阳的路上”。丽江的酒吧咖啡馆特别多,所以又有了一句话:“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这样悠闲地坐在咖啡馆里,面对清风流水,觉得实在是非常舒服,觉得丽江实在是很文人。遥远边陲的背景,淳朴安静的民风,再加上这种强烈的现代气息,使现代和古典相映成趣,西方文化和民族传统各得其所,这是一种几近完美的交融。
四个年轻人在左岸咖啡馆里弹吉他唱歌,其中两个来自台湾,两个是大陆的一对小夫妻。歌名叫《风中旅行》。
放了手就不要回头飞上天空就不要留恋地上的生活我们的路是大地变化的气候好象空中的候鸟风中旅行趁着风飞向遥远的目的地好象生命中注定套遇见春天的来临
在丽江的最后几天古城里冷冷清清,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古城对外地游客进行了限制,咖啡馆里的每一个人都一副若有所失的样子。女孩说她要把咖啡馆暂时委托给别人,自己要去上海结婚。我知道木少的“古格森林”早就关门了,他说准备关两个月,没了游客,就自己去做游客,来一个丽江人游丽江,去香格里拉,去梅里雪山。
《文艺》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
底下有评论,你参与了吗?
杂货铺子
三店又开张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jiangzx.com/ljsgr/1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