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山而建,沿溪而居,溪山相映
卵石路、石砌墙、木结构建筑原貌
宁波首批中国传统村落之一
余姚金冠村
春天雾岚初收的清晨,
或冬日白雪覆盖的傍晚,
沿黑色柏油路自驾入林进村。
一路见三五人家炊烟升起,
鸡鸣树巅,狗吠深巷,无限静美。
古村律动时尚风
前天,余姚金冠古村,20名瑜伽爱好者在一棵古树下,在青山绿水、古道山涧的怀抱中,舒展肢体、修炼身心,展示了穿越时空的柔美与力量,为古老的村落注入青春和时尚的气息。这是余姚梨洲街道在金冠举行的首届乡村休闲旅游节的一个活动。除古村瑜伽外,还有古道徒步、趣味定向运动、山水摄影比赛等活动。
茭湖古道:这是村里一条有名的古道,又称茭湖岭,有“云梯”之称。它始于冠佩村村口,止于道教“洞天福地”之一的茭湖村,全长3公里。古道两边山崖陡峭,泉瀑参差,竹木苍翠,兰草吐香,鸟雀啁啾。传说有仙人在此古道牧羊修道,更为其增添了不少神秘感。到达岭上,更可以尽览余姚风光。
乡村休闲旅游
一路上,散落着几家充满时尚气息的咖啡吧、茶舍和客栈。门口的告示牌上写着主营业务是“喝茶、发呆、数星星”。柔软的沙发,艳丽的鸡尾酒,透亮的灯光,精致的菜单,和周边长满苔藓的古屋、在雨中穿着蓑衣背着锄头的村民形成反差,田园风和现代风交相辉映。
一幢纳西族全木楼房,一个用吉他堆砌的酒瓶吧台,一段悠长生涩的民谣…在这里,你可以找到自己的慢步调,回归心底的那份恬静。
无论是去田野玩耍或是山上采摘,还是散步喝茶发呆,亦或是数数星星,睡睡懒觉,晒晒太阳,这里都是心灵放归的一场久别重逢。
竹海人家先贤故里
在村里可以走卵石路、石拱桥,抚石砌墙、木结构建筑,看水口古庙庄严祭祀,其间可闻南宋先祖朱廷碧、明代乡贤朱舜水、革命烈士黄明故事。精致山村蕴藏博大家国情怀,见证浙东千年的变迁。
人文积淀:冠佩村不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还是“红色山村”,红色遗迹保留完好自然村之一。还有不得不说的一个非同凡响的历史人物——朱舜水,余姚四先贤之一,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从朱廷碧到朱舜水,金冠村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深厚。
革命烈士故居:金岙村还出了个革命烈士黄明。黄明原名金达,年抗战胜利,新四军奉命北撤,黄明留下任新四军浙东三五支队姚北特派员,余上县委委员,因通信员出卖,被俘牺牲。
吊口楼:它本是越地民居中一种样式独特,由三间二层木结构楼房、厢房、围墙、门楼组成的单体建筑。下层中间门厅间内凹,两边楼房以木质花格窗作墙,门厅间通排由6扇木质门组成。上层两边楼房仍以木质花格窗作墙,中间与下层门厅相连,亦呈凹式,形成一个吊口沿廊,形似现代建筑中内凹阳台,即“吊口”,故称吊口楼。
百年老桥双喜桥:位于冠佩溪的上游,是旧时外冠佩村跨越冠佩溪的主要桥梁,也是冠佩溪上唯一一座圆拱形石制高桥。桥正中两侧的护栏石板上刻有“双喜桥”的名称和“横山曲水”四个大字,这四个字正好点出了金冠村的地理风貌和山水奇景。
爱情树:在冠佩溪边,有这样一棵树,村民们称之为“爱情树”。树一左一右,隔路同生,均朝溪边而倾。这当中有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据传:男女同搂爱情树可以家庭和睦,婚姻美满,白头偕老。
建筑多为清,民国时代所建。屋地基是劈山垒石,工程量比造房还大。
名气越来越大,变与不变,在村庄同时发生。来观光的人越来越多,村子里的村民依旧淡然。
万安桥,建光绪年间。
在村里遇见一位大伯,和善的他一边散步一边说:“现在来的人多了,特别是周末和长假的时候,路两边停满了汽车。其实不用挤到周末一起来,平时这里的景色更有味道。不管怎样,我们还是跟以前一样,该怎样生活,就怎样生活。”
邓公庙,为光绪年间所题,为纪念打虎英雄邓氏所建。
“金冠村坐落在巍巍四明山的北麓,由金岙、里冠珮和外冠珮3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自北宋熙宁年间兵部尚书朱廷碧来余姚定居冠珮开始,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自驾车可经高速公路到余姚路口下,往梁辉方向行驶,一路上竹山苍翠、水雾升腾沿梁辉水库上方6公里到达金冠村。余姚南站乘城乡公交(或可以到金冠村委的公交)
内容:宁波日报
图片:吴大庆部分来自网络
编辑:乡姑黄
.END.
乡下头
乡下头,带你认识有意思的乡村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jiangzx.com/ljsgr/1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