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丽江市 >> 丽江市车站 >> 正文 >> 正文

丽江头条看看和你家有啥不一样丽江这

来源:丽江市 时间:2018-3-4

点击上方蓝字加我好友,右上角三点转发

春节是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辛苦奋斗了一年,到了年末,终于可以闲下来享受一段鲜亮、喜气的时光。

春节还是合家团圆、敦亲祀祖的日子。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一家人团坐“守岁”。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辞旧岁、迎新年的活动达于高潮。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春节更是民众娱乐狂欢的节日。元日以后,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开展,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气氛。

纳西族过大年

丽江纳西族过年时间与汉族相同,但许多过年的习俗却有自己的特色。纳西语中有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法“达瓦纳西努”。意思是腊月开始,纳西人就疯了。

春联。到了除夕这天,刚吃过午饭,每家每户的男人们就开始忙着清洗大门,刮去旧联,换上新的春联。妇女们当然在做年饭。

年饭。年饭对于对每个纳西人都显得那么重要,重要到只能在自己家吃,嫁出去的女儿都不能回娘家去吃的。年饭一般都会有猪头肉、公鸡肉。纳西话叫“布古挨排施”。这两年生活好了,吃什么都不太重要了,重要的是一家人团圆的气氛。

腊排骨火锅

猪头肉

除夕有“炖猪头”和宰鸡的风俗,要备办各种菜肴和果品,拜祭“灶君”,迎接祖先“回家”过年。

初一凌晨,男子先起床,首先是烧火,火要一点就着,表示新年火红吉利。妇女起床后炸糯糕,乳扇和粉皮,男子在院中摆供桌和祭品,遂由家长主持除秽,祭拜天地,再把祭品撤回屋里祭祖先。这一切需在天亮前做完,否则会被村邻讥笑为不勤快。初一当天多数不串门。初二方开始到亲友家相互拜年和轮流请客。

扫墓。纳西人春节有扫墓的习俗。祭天。是纳西人春节期间一项很重要的活动内容。祭天是纳西人最大的节日,也是东巴教最大的仪式之一。纳西人春节的祭祀,不仅给丽江这个世界文化遗产地增添了吉祥的气氛,也使丽江呈现出古老宗教文化独特而隽永的魅力。

迎春客上的美食

春客。纳西人家有春节期间互相请客的习惯,特别是家庭中如果有新婚,那就更是必须请的。另外被请的重要的对象是在外地工作的族里人。

白族过大年

白族的春节以立春为起点。“立春”,白族俗称“代处”[daincvnl],意为“打春”,也是夏历岁时第一个节气。白族视立春为上年四时之终,下年四时之始。民间有“迎春”和“打春牛”之俗。“打春”完毕,白乡人回到家中焚香静守,不出远门,以永一年四季平安,春节就这样开始了。

白族人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春联以自撰自写者为上,内容丰富,词藻高雅贴切,以显示门第、家风和情操。

白族人还有“植天神树”的习俗;燃放鞭炮是除夕夜白族人的一项特别重要活动,以表示送旧迎新。同时,除夕夜还要进行年祭,年祭的牺礼主要有猪头(要割去猪舌头,以示不惹是生非)、猪尾巴、公鸡、生鱼,配以豆腐、僧饭、素酒、清茶,先祭天神,再祭家坛、祖宗、门神、井神、畜神。

祭年结束后,一家人就围在一起吃除夕年饭,年饭吃了,晚辈要向祖宗及长辈磕头,称为辞年。然后在灯火下饮茶吃瓜果看电视守夜,称为守岁。至此,除夕节才算结束。

白族从大年初一到十五的春节活动主要有:开大门、烧头香、抢头水、初一素祭、出行、赏春联、上坟祭祖、拜年、打秋千、请春客、赶娃娃街、祭青姑娘、祭天神、闹龙灯、耍牛舞、过元宵节等。

傈僳族过大年

傈僳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在发展的进程中形成了许多独具风格的节日,如阔时节、刀杆节、新米节等,这些节日无不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这些节日的存在,使傈僳族的传统文化得以保留,同时对民族凝聚力的巩固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傈僳族过节的日子是以对物候的观察来决定的,所以各个村寨过节的时间各不相同,但都集中在农历十二月初五到第二年正月初十这段时间。这段期间,樱桃花盛开,万物复苏,傈僳族人将此段时间称为“过年月”。

扫地:年末十二月,月亮完全消失之日,算为三十晚上,当天下午,各家各户都把自己的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扫帚大多用栗树枝,认为栗树枝可以扫除邪恶,迎来吉祥。

除夕傈僳语叫“阔泼”,意为辞旧迎新。除夕之夜,在外的家庭成员一般都设法赶回家与家人团聚,共话来年吉祥幸福。

新年的第一天凌晨,鸡鸣首遍,全村男女老少便打着火把到野外的水井争先舀水,认为争得第一勺水者,这一年就会吉祥平安、庄稼丰收、找钱发财。

祭三脚架:每逢“阔时”将猪头肉,酒、糯粑粑置于三脚架顶,举行祭祀三脚架仪式。

接祖共餐:接祖仪式较为严肃,意为请祖辈神灵回家共餐。全村寨由一个年高望重的“尼吃丁扒”(即祭师),领一童子到各家举行接祖仪式。祭师用一木碗,内装肉、饭、粑粑、酒、水,置屋内一角,呼唤已故长辈之名。

射箭比赛:新年里,青壮年人,手持弩弓,不约而同,自然而然组成三五人一组,举行射箭比赛。以粑粑为靶,中靶者得粑粑。取得粑粑多者为胜,胜者被认为来年将有好运气。

盟誓测命:年节第三天,户主拿一块粑粑,挂在离门前十来米左右作靶,射三支箭作预测新年内的吉凶。

彝族过大年

按照古老的彝族太阳历,一年中要过两次年。大年在每年夏至日,过三天;小年在冬至日,只过两天。随着时代的变迁,彝族也开始与汉族一起过春节,但仍然保留着浓郁的民族特点。

杀过年猪、祭祀祖先和吃年饭。年饭主要有酒、坨坨肉、荞粑和大米饭。肉和米饭煮好后,照例先祭献祖先,然后全家围坐在火塘旁,热热闹闹,欢欢喜喜地吃年饭。

正月初一早上,鸡刚打鸣,天还未亮,各家男子就鸣枪放炮,到水井祭祀水神,争取第一个取回新水。天刚刚放亮,全家已经起床,穿上节日盛装迎接财神,然后做汤圆献祭各路诸神。再做一个汤圆贴在小孩子脑门上,表示孩子又长了一岁。

村寨的小伙子和姑娘们,穿上新装汇集在山岗或坝子上开展活动。一般有赛马、摔跤、斗牛、斗羊、斗鸡。

初二、初三才开始走亲访友,享受春节的欢乐气氛。

普米族过大年

在丽江,大过年,是普米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一般要过三五天。

大过年,即是新年节。普米族以农历腊月初七为除夕,初八为岁首。节日前几天,每家每户都要打扫灰尘,准备年货。除夕这天晚上,要吃团圆饭,每家都要在院内、大门外、屋顶上栽插青松,以示四季长青,兴旺发达。

节日期间,亲朋好友相互拜年况福。青年们举行打靶、赛跑、捉飞鸟、赛马、打秋千等娱乐活动,儿童们到附近的青山里去游玩。节日的最后一天,男女青年各自带着炒爆的包谷、青棵、小麦、麻子等,到山上举行“灭虫”仪式。

除夕之夜要留人守岁。雄鸡啼鸣时,各村寨鸣枪吹螺,以示报岁。接着,各家祭房头,祈祷平安吉祥,五谷丰收。

普米族过大年时可以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不分男女老幼,大家都可以施展吃肉喝酒的本领。这期间,有两种传统食品和饮料是必不可少的:一曰猪膘肉,一曰苏理玛酒。普米族人喜食猪膘肉,其制法奇特,味道异香。

普米族的过大年基本上与汉族的春节相同,它通过“除夕守夜”“祭锅桩”“成年礼”等活动内容,表达了普米族人民辞旧迎新、合家团圆的心态,以及他们对将来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年初一,小编祝福大家:新春快乐!万事如意!

记者:东巴夫

部分文图来源于网络

丽江市广播电视台丽江热线出品

主编/东巴夫平台编辑/杨靖雷凤娇

终审/闵文新杨国钧和红军总监制/段成坤

商务/赵宏川王晨李群英付学琴

运营/和丽飞杨泽燊监制/余金山和晓莉

热线电话/







































治白癫风医院哪家好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jiangzx.com/ljscz/2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