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丽江市 >> 丽江市车站 >> 正文 >> 正文

丽江小城的夜晚

来源:丽江市 时间:2018-3-3

丽江小城的夜晚

从玉龙雪山返回宾馆,已是夜色朦胧。紫红色的余辉把四周的房屋、树、道路都抹上了一层淡淡的色彩。宾馆地处古城外围,静静的屹立在街灯边上。想到出发前读过一位朋友介绍、赞美丽江的夜晚的诗篇,眼前仿佛出现了丽江醉人的夜色和悠然游动的水。千里迢迢来到丽江,不看夜景会是一种遗憾,于是便有了夜游的念头。

  在街头招了一辆出租车,邀一位文友陪同,来到了躺在浓重夜色里的丽江古城。已是深秋,古城的石街两边,大都栽着香樟树,间隔的还有高高的垂柳,五颜六色的灯光从古色古香的屋顶上斜射下来,所有的树都变成五彩的了,显得特别好看。秋风吹起,落下的小叶子像一只只灿烂的蝴蝶,它们在地上翻来飞去,发出银铃般的声音。溪水边有两棵高大的红枫,树叶子已经变得深红色,像挂上了一盏盏迷人的小红灯。沿石街小溪对面,是一排排充满古城特色的小店,小店门口撑起的遮阳伞下都摆放着小桌和椅子,夜游的客人在那里小坐,泡上一杯茶或者煮一杯咖啡,悠闲地倾听轻音乐,倾听桌前小溪流淌的歌声。

记得九十年代初,我去江南名镇周庄的名屋张厅小叙,一边喝茶一边观看脚下有小舟从脚下的水声中过屋,从木板缝隙下看鱼翔水底的景色,记住了“人在屋中坐,水在脚下流”的胜景,这样的记忆长久不息。而丽江古城脚边潺潺的流水有别于江南名镇周庄的张厅屋下,是独具特色的。从资料中知道,从脚边流过的溪水是玉龙雪山那儿流淌来的,钻山过洞,它澄清得像面镜子,在灯光下神秘地闪着微微青亮色波光。溪流不宽,约一丈,溪边除了各种休闲小吃店外,还有不少卖土特产的摊位,它们排列在一起,为多彩的夜色增添了欢乐和生机。

  遮阳伞下,坐着许多从世界各地来赶来赏景的外宾,他们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但欣赏和品味古城美景的心愿是一致的。他们在悠扬的歌声中品咖啡、喝啤酒。招待员大多是外乡来的打工妹,有的还来自邻国他乡的俄罗斯,她们都有模特身材,脸上闪着微笑,特别是俄罗斯姑娘,一头的金发在灯光下格外灿烂。这里的服务态度很好,客人在溪边小坐一会后,便可绕道走进四方街的广场。

  广场是十分喧闹的世界,是丽江古城最繁华的地方。灯光下,游人如织。四周的古楼外灯光闪烁,一串串红灯笼挂满了广场四周房屋的窗口,彩灯、彩画把四方街打扮得格外美丽。这里有很多风味小吃馆,吃土产更是一道特色。坐下,点几个大玉米棒子和几道土菜,品味后再带上几个玉米棒子,有身在高原摘玉米捧的感觉。这里的小吃价不高,花六七十元已经是大快人心了。

  走出餐馆,场头一角是演折子戏的地方,演员大多是丽江的本地男女。除了这些,还有艺术和书画表演。听有关介绍:在丽江这个古城,传承着男人少下地,女人多出工的习惯。男人有个特点:爱琴棋、书画,每个男人都有自已的绝活。他们常结伴表演,吹笛等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女人们下地干活从来不喊累,也不怨男人。她们常为男人取得的进步而高兴,这是一种地域特有的生活亮点,用不着我们去评头论足。所以,挤进人群看各种表演,也是一种快乐和享受。虽然有些表演显得十分稚嫩,但也是旅途生活中的一种交流和学习。街头一角的灯下,有些卖雕饰品和卖画的作品中虽有许多模仿的成份,但也能看到独创的东西,是一道别样的风景。

  从四方街出来,沿着石路眺望夜幕下的丽江古城,只见赋予中国传统特色的屋宇和楼顶上灯火闪烁,各自染上了不同的色彩,就像是走进了水晶宫一样。经过古街,就是伴水而延伸的返程路。溪流边围着一大群人,大家都沉浸在欢乐中。原来,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都在听一位老者介绍这条小溪,介绍放船灯的幸运故事。游客们听完了介绍,就在一阵阵欢呼声中在石阶边上放船灯。丽江的夜晚放船灯是一种幸运,可以借放行的纸船和灯带上一份祝愿飞向远方,是很有灵气的。纸船有莲灯船、八角灯船、鲜花船,它们也带着主人的许多愿望,一闪一闪地顺着流唱的水向远方而去。随着夜游的人群从四方街慢慢流出,放船灯的人会越来越多,几乎把整条石阶都站滿了。于是,我也带着一个朴实的心愿,买了一盏荷花灯,遥寄给参加联合国维护部队的一位朋友,让心愿伴着船灯流向遥远的地方,把所有的祝福带给他。

  各种船灯一齐点亮,水面上摆开了千船待发的景头。就在我们的欢呼声中,不远处,一架代表古老丽江城的老式水车开始洒着水珠飞转起来,遥对着升起的一轮银盘似的月亮,很有情趣地把碧水溅得高高,水溅到我们的身上、嘴边,只觉得那水特别的凉,又特别的甜,吸引了众多围观的游客前来嬉水。

  啊!丽江古城的夜,水晶宫般的艳丽。是的,丽江不仅属于中国的,更是属于世界的。因为这里的每一幢古老房子,每一块路上的石头,每一棵树,每一滴潺潺流动的水中,都隐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结晶,流动着千年不变的古韵,成为世界的一处宝贵游地。丽江的夜是诗意浓浓的夜,是一幅充滿写意图画的夜。

作者风采

沈家祺(~)笔名水波。上海宝山人。中共党员。年毕业于上海师专政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曾于年元月18日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新书研讨暨新闻发布会,期间,他慷慨向部分边远贫困地区捐赠《沈家祺自选文集》(十册)数百套,他的事迹被十几家媒体同时报道,并引起社会各界的连续好评。因其游记散文写得出色,别具一格,被网友美称为“网络徐霞客”。

欢迎点赞与分享!喜欢就转走收藏吧~~~

赞赏

长按







































程序c#开发
新媒体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jiangzx.com/ljscz/22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