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率,指在一定时期内,游客客源地国家或地区外出旅游的人次数与外出旅游人数的比率。说得通俗点,反应的是一个地方旅游人群重复旅游的比率。
▲丽江东巴许愿风铃
无疑,丽江是中国重游率最高的城市!
在中国,没有任何一个景点,能像丽江一样,可以让游客流连忘返,即使不远万里,仍然千里迢迢的奔波过来,乐此不疲!
许多人的旅游,其实也可以叫画地图,因为没有去过,所以要去一次成了旅游的最终目的。于是,西藏也好,杭州也罢,西安也好,三亚也罢……当把一个个旅游城市打上去过的标签之后,这些地方,成了过站。
◆◆◆◆◆
▲灯火阑珊下的古城
丽江却不一样。
很多来丽江旅游过的最后都变成了两种人:一种叫丽江大姨妈,一种叫丽江长住客。
丽江大姨妈,顾名思义,来了一次还要来很多次的那种;丽江长住客,来了之后就赖着不走,把大研和束河变成藏身之所,偶尔回去一次,不久回来又隐藏在丽江的屋檐巷陌之间的一种人。
一个城区常住人口不足20万人的小城市,丽江究竟有什么魅力,居然让那么多人流连忘返,驻足常呆?
很多成都的朋友,周末过来小闲一趟都成为了一种习惯。北京的朋友来到丽江,把这里当做天然氧吧,回去之后居然极不习惯。
是名气?是环境?是景点?还是说的最多的艳遇?
说名气丽江大不过北京,说环境在中国比丽江好的能找出一堆,丽江的景点,在全国其他地方都能找到类似的样本……莫非真的是艳遇?
从人的本性来说,艳遇的确能成为一个吸引人的理由,但是,如果光靠艳遇能把人留下,还让人一次次的回到同一个地方,即使丽江这种故事太多,未免也太过牵强。就狭义上的艳遇来说,东莞岂不是更出名。如果一直以这种艳遇的名义出现,估计丽江早就废了。
◆◆◆◆◆
▲巷道
真正让游客对丽江流连忘返的,是文化!
来看看丽江的大姨妈及长住客,都是些什么人?
丽江不仅是中国重游率较高的城市,也是散客相较其他城市较多的城市(团队游客大多不在本文阐述范围之内)。根据携程及去哪儿等网站数据显示,来丽江的散客中,70%以上均为18-30岁之间的年轻人。这个群体,大多为大学生及都市上班一族。这个群体有个共同特点,熟悉网络,喜欢做攻略,对旅游有着定制化的要求,大多还比较偏文艺,小资。
要说丽江的文化,主要的就是一些民族文化:纳西族的东巴文化、摩梭人的走婚文化、他留人的他留文化……来丽江的这个群体对这一类感兴趣的不会太多,最多也是好奇,除非专业人士。
▲古城远眺
他们真正感兴趣的,是随着丽江的发展过程中新丽江人创造出来的有丽江特色的丽江新文化!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每一个时代都有特定的时代烙印,也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今天的社会习俗、生活方式在百年之后,未必不能成为一种文化。能让丽江重游率较高的原因,是丽江在旅游发展过程中衍生出来的的丽江新文化,其中,以客栈文化、慢生活文化、艳遇文化为代表。
丽江的客栈,从景致上来说,每一个客栈单独拿出来放到其他城市,都是一个非常别致的。而客栈的经营者,各有各的故事,客栈掌柜的经历不同,各个客栈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文化氛围。因数量庞大,丽江的客栈百花齐放,又相互影响,正是如此,丽江的客栈成为了全国客栈的代表。更多的客栈文化内涵,也在逐渐演变成熟,同时在往其他地方延伸。
慢生活的慢,有两层含义。其一,丽江地处高海拔地区,缺氧,低海拔平原地区的游客来了之后不大适应,行动迟缓,故称之为满。当然,这不是这里主要要说的。其二,丽江的山川河流,独特的雪山古城景致、客栈群,加上这里房屋低矮,空气好,视野开阔,从大都市来的游人,在这样的环境下,显得很放松,这样的节奏下,一个叫生活方式的词开始衍生,丽江成为了这个词的代表。诚然,丽江纳西族的传统文化里也有着慢生活的基因,但在来过丽江的新丽江人身上,将这种生活方式放大了。小资也好,文青也罢,喜欢的,不正是这种节奏吗。
真正来讲,丽江的艳遇,应该是广义上的艳遇。随着丽江旅游业的发展,这样的爱情故事也越来越多。随着樱花屋金的发展,牟鑫与金夫人的爱情故事广为流传,与此同时,樱花屋金在发展过程中,根据自身故事及丽江的发展,逐渐有了一系列广为流传的语录。这些语录的传播,相较于爱情故事本身,传播更快更远。同时,丽江其他酒吧,丽江客栈群纷纷效仿,于是,丽江的大街小巷遍布这种风趣幽默的特色语录,中国汉字博大精深,丽江的这种创造力,也可算得上是对文字的一种贡献。一来二去,来丽江的没人谈爱情都只谈艳遇去了。当然,艳遇也有它的其他说法,遇见山水、遇见花花草草、遇见没有看过的风景,何尝又不是一种艳遇。随着丽江艳遇之名传播开去,与此为基础的影视、书刊也层出不穷,在此就不一一列出了。
▲小桥流水
丽江的长住客、那些来了又来的丽江大姨妈,抛开丽江自然因素不谈,其实多是基于以上因素,留在了丽江。这些因素背后,是人!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一个地方好不好玩,取决你跟什么人去。到丽江,变成了这样:一个地方好不好玩,取决于那个地方有些什么样的人。丽江在这些新文化的衍生下,聚集了大量认同丽江客栈文化,丽江的生活方式,丽江人与人之间交往方式的群体,他们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故事,即使哪天走了,下一个又来了,长此以往,丽江如水源一样保持在一种以人为本的活性流动之中,永不枯绝。客栈是这些文化的根基,要是哪天丽江客栈不在了,丽江也就真的不在了。
丽江的传统文化是丽江的一份子,我们应该努力的保护她。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新来的文化,我们也不应当摒弃,即使她们尚未成型,没有传统文化的厚重,依然是我们生活的一份子。在丽江特有的这篇土壤下,能长出一套丽江原本没有的东西,对丽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说不定今天的丽江,若干年后,也会成为后人的重点研究对象。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jiangzx.com/ljszz/2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