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某一代人来说行驶在路面上的有轨电车是不可磨灭的回忆,就像当年上海的铛铛车。香港也有行驶在路面上的火车,你可能很难理解在拥趸的香港怎会“容忍”路面火车,确实这种地面小火车只在屯门、元朗、天水围三个地区才能找到,一些你逛遍了九龙和铜锣湾就不会企及的地方。
凤凰旅游的火车旅行线路在逐渐增加,期待你的尝试,期待你的分享。
回复”火车“不仅可以轻松拿到史上最靠谱高清版高铁地图,还能获得更多火车旅行线路。
撰文:巴伐利亚酒神
本文为凤凰旅游特约稿件,转载请联系后台,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初识香港轻铁,并非铁路论坛或者友人的推荐,而是来自一部与之似乎毫不相关的香港本土文艺电影——《天水围的日与夜》。著名女性导演许鞍华用她细腻的拍摄手法,将天水围市民的日常琐碎生活一一呈现给我们,并且还原了一个充满温情和草根精神的天水围。
而本文中的主角香港轻铁,就在影片为数不多的几次透视天水围城区镜头中穿插出现过。那只有一节车厢的白色轻铁,在仅有的几幅画面中便将我的视觉神经牢牢霸占了。就像日本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一节编组的电车似的,让我觉得新鲜又有趣。经过一番资料搜寻,才明白了这种有意思的轨道交通工具被称为“香港轻铁”。
天逸站外的轻铁
美丽的弧度
香港轻铁,又被称之为轻便铁路,是香港地区目前唯一的轻型铁路系统。它的经营主体原属于九广铁路,后来两铁合并后,正式成为港铁(香港铁路有限公司)的一部分。轻铁只在香港新界的西北部运行,主要集中在屯门区和元朗区(包括天水围地区)这一小部分区域,总长度36.15公里。虽然轻铁总共的运营路线不长,但在屯门和元朗地区,其路线设计是非常精细的,没有研究过的人甚至可能会觉得复杂和看不懂。尤其在屯门地区,有多个路轨的循环,其中不乏很多交叉线路。而在天水围地区,则设有一条大环线,方便周围市民随意换乘。也因为这样的设计,轻铁系统拥有多达68座车站,基本可以让市民随心所欲地在屯门和元朗地区来往。其中有4座车站,可以和香港地铁西铁线换乘,分别是元朗站、天水围站、兆康站和屯门站。
天水围循环线
轻铁标示
香港轻铁最有意思的设计,首推开放式的站台。由于轻铁的全部路段均在地面行驶,故站台设计都像公交车站一样,在路轨两侧。而所有站台的进出都没有电子闸机和人工检查,只有一座用来刷卡的机器以及自动售票机。建议使用八达通直接刷卡进站,另外出站时再刷一次卡,因为所有轻铁都是分段计费的。
进站的刷卡机,可刷八达通卡
前面说了站台是开放式设计并且无人管理的,因此实际上轻铁车站是可以随意自由出入的。也就意味着如果你不愿意购票,是可以“逃票”的。当然,这种低素质的行为是要严厉谴责的。针对可能存在的逃票现象,港铁工作人员也在沿途站点或者车辆上对乘客进行抽查,一经发现会被处于港币的“巨额罚款”,甚至检控。千万不要为了贪图节省区区几块钱的轻铁车票,而让自己陷入到又破财又有失脸面的尴尬境地喔!
繁华的元朗街区
元朗地区运行的轻铁
香港轻铁的车辆主要进口于日本和澳大利亚,与其他国家轻铁的40~50KM/H的平均速度相比,香港轻铁的时速能达到70KM/H,这已俨然是相当“高速”了。在屯门附近的一座大桥上,我趴在栏杆上拍摄一辆迎面驶来的轻铁时,被列车急速运行时带来的“飓风”惊呆了,显然之前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而轻铁从身边呼啸而走时,那速度的确也让人料想不及。朋友更是感慨,可真够快的。
这便是香港轻铁的一个大概情况吧!再次需要说明一下,轻铁只在新界元朗-屯门的一小部分范围有,香港岛和九龙都没有。而一般人去香港,肯定首选是香港岛和九龙,新界一般是不屑一去的。除非你是铁道旅行控或者对新界那一代的人文地理等有特殊的情感,楼主也不建议你一定要去新界玩。当然你是许鞍华的影迷或者不想走大多数人走的路,那就祝你玩得开心吧!
—关于香港轻铁—
MTRLightRail
香港轻铁是只在屯门、元朗、天水围三個地区才能找到的交通工具,共68个站12条线,其中4个站与港铁西铁线接轨。由于路轨分支路多,轻轨采用多组路线班次,乘客必须登上正确路线的列车才能到达目的地。有时需要转车才能到达,大部分情况下只需转一次车。轻铁采取分区收费,上车前可在轻铁站牌查看。
轻铁站没有明显的出/进站口,而是在开放式月台的栏干上置有八达通读卡器,或在月台上设有售票机,乘客需自行自律买票或付费。列车上会有职员随机检票。被发现逃票,需缴交车费50倍的罚款。
轻铁的另一特色为它的优先过路权。它拥有较其他道路车辆和行人高的优先权。在轻铁轨上行走时需注意看清左右是否有轻铁经过,需要让其先行。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jiangzx.com/ljszz/2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