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来源—
农历正月过年在纳西语中叫“由本吉正”,又叫“库市”,意为“新年”。春节之前一段时间,古城街市便已空前热闹,人山人海,民间有“达瓦纳西努”之说,意思是“腊月间,纳西人发了疯”,反映出纳西人过春节的盛况。最不同的一点是腊月期间市场中增加得最多的摊位是卖对联的。书法好坏尚且不说,但那种红得极热闹的气氛正告诉你:“春节来了。”现在疯得比原来推迟了不少,,毕竟市场供应丰富了嘛,只是,一过腊月二十,那种疯的场面总是会出现的。
过年是纳西族最大的传统节日,并且伴有许多祭祀活动。届时家家都要宰杀年猪,制作酸肝,酿制米酒。除夕之夜要杀鸡、炖猪头祭灶君和祖先。就餐时,如家里有人外出,在餐桌上也要摆上碗筷,以表示全家团圆。初一早餐禁荤食,初二开始走亲访友,互相拜年,请客吃饭和互赠红糖、红饼、点心等礼物。最为隆重的是“纳西祭天”,祭天一般都选在正月上、中旬,届时要选好祭天场,由东巴教掌教人(无掌教人的村寨,推选德高望重的老人)任祭司,每一程式都要由东巴诵唱相应的祭天经诗,合起来多达近万行,构成了洋洋大观的祭天长歌。并宰杀轮流喂养的祭天猪,各家各户都要捐大麦、小麦用来酿酒,做饵块。祭前要清扫场地,搭棚。
纳西老东巴
—民族习俗—
纳西族重信用讲义气、尊敬老人,一般不计较客人因不懂纳西族的习俗礼仪而产生的过失,但一些纳西族独有的习俗也是必须遵守的。(1)在一般民居中,白天待客多喜欢在檐廊下(檐廊下:瓦房屋檐下的院子里),晚间待客多在正房堂屋。如在木楞房里(现多系两层楼房,屋基用大石块砌成,中段用土坯或砖、石,上段则覆以木板。房檐外伸,并在桁梁两端加钉两块“风火板”(有的还加上“垂鱼”等装饰),以保护木质部分不受雨水剥蚀。)则在火塘边。座位虽无严格区分,但讲究老幼尊卑、男女有别。如在饭桌或火塘边,其正位称"上八位"或"格故鲁",是老人的优先位子。因此,到纳西族人家里,只要有老人在,即便主人邀请,也要把"上八位"让给老人,进餐时,更应先请老人和长辈入座,切不可主动占据。
(2)吃饭忌把筷子竖插在饭里(因为把筷子插在饭里在死人上香的时候才会出现),忌敲碗筷,忌翻菜。
(3)在泸沽湖地区,不得随意进入姑娘的"花楼",不要询问"阿夏"的情况。
(4)不能翻弄灶里的灰。
(5)祭天、祭祖先、祭战神时,忌外人观看。
(6)忌跨竖在大门的"陆"石、"色"石,忌跨火塘,年青人不得在火塘边脱鞋烘脚。在火塘边烤火的时候听见“火笑”要添柴,为添财发财之意。
(7)忌坐在门槛上和在房檐灶头边上吃饭,忌用刀斧在门槛上砍东西。
(8)不得在家中唱情歌。
(9)小孩不得拿着一头未熄的棍子或炭头耍玩,一是危险,二是称会做噩梦。
(10)纳西族民间住房,火塘两边铺木板,右是主位,左是客位,不能相混。
(11)忌戴斗笠进屋,忌扛着锄头进厨房。
(12)晚上点火回家,忌把火点进屋内。晚上回家先入火塘屋,忌先入卧室。
(13)早晨忌讲晚上做的梦。(14)忌吃不见血的肉。(15)忌反手给人添饭、倒水。(16)忌喝他人喝过的残酒、残茶。(17)参加"祭天"或"三多节"的人,事前要净手,并要跨过由松柏、杜鹃枝等燃起的烟火堆,以示除秽。
—Notice—
阳睿小麋鹿活动公告
阳睿小麋鹿将连续报道纳西族新年及藏族新年习俗,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连续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贵州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jiangzx.com/ljsxw/1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