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丽江市 >> 丽江市小吃 >> 正文 >> 正文

恭喜,云南省通海县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来源:丽江市 时间:2021-10-23

日前,中国政府网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同意将云南省通海县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玉溪市通海县正式成为全国第座、云南省第7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通海县历史悠久,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特色鲜明,文化遗存丰富,民族风情浓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历史城区位于“秀甲南滇”的秀山北麓,御城、旧县并立,是历史上滇南政治中心和军事商业重镇,是文化多元的礼乐名邦,具有典型的云南湖坝城市格局,历史城区儒家文化深厚,蒙回特色突出。

该批复指出,云南省及通海县人民政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责任重大的观念,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要求,深入研究发掘历史文化资源的内涵与价值,明确保护的原则和重点,强化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编制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制定并严格实施保护管理规定,明确各类保护对象的清单以及保护内容、要求和责任。正确处理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关系,重视保护城市格局和风貌管控,加强整体性保护、系统性保护;保护修复历史文化街区,补足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不断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加强文物和历史建筑修缮保护,推动文物保护单位开放利用,充分发挥历史建筑的使用价值。不得改变与名城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不得进行任何与名城环境和风貌不相协调的建设活动,不得损坏或者擅自迁移、拆除历史建筑。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对不履职尽责、保护不力,造成名城历史文化价值受到严重影响的行为,依法依规加大监督问责力度。

据悉,自年国务院批准公布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来,截至目前云南省共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7座,其中年第一批公布昆明、大理,年第二批公布丽江,年第三批公布建水、巍山,年增补会泽,年增补通海。在各省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数量方面,云南省以7座位居第7位,江苏(13座)、浙江(10座)、山东(10座)、河南(8座)、广东(8座)、四川(8座)分列前6位。

列级申报工作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础,是实现“保护优先、应保尽保”的核心。在下阶段工作中,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保什么”、“谁来保”、“怎么保”、“怎么用”几个核心问题,秉承“结构改造、功能再造、文化塑造、生态营造”理念,以“绣花功夫”稳步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加大保护利用力度,留住城市记忆,延续村落文脉,全面助力中国最美丽省份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通海县历史文化概况

通海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杞麓湖畔生息、繁衍。唐代南诏开“通海城路”,置通海镇,设通海都督,统摄滇南地区,启通海人文之风。后晋天福二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联合三十七部,起兵灭杨干贞的大义宁国,建大理国,通海属大理国领地。宋代,大理国在滇南置秀山郡,通海是郡治所在地,为滇南军事、政治要地。元代设临安路,通海为路治所在地。至元十三年()建通海县,置河西州,后又在河西北境之曲陀关置临安、元江、广西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明代置通海御,在通海“戍兵屯田”。年12月,通海、河西和平解放。年原通海县、河西县合并为杞麓县,年仍称通海县至今。通海文化积淀厚重,文化遗产丰富,有“礼乐名邦”之美誉。

最后做个小调查,云南7座历史文化名城,你喜欢哪些?可在线留言发表看法哦。

本文由(ID:ciyanyouli)综合自中国政府网、云南省住建厅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jiangzx.com/ljsxc/85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