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门坡俯瞰古城,近年来随着丽江旅游业的发展,许多客栈落地于此,可北门街文庙巷1号、2号两个院落多年来一直沉寂着,破败不堪的建筑与周边环境显得格格不入。如不是有“老丽江“指点,外地人很难想象那就是丽江的文庙和武庙。近日,这两座院落在沉寂了许多年后,突然又有了动静,有细心的市民看到这里有工人在进进出出,忙发出朋友圈——文庙和武庙终于要开始修缮啦!
年古庙“文武双残”文庙和武庙是我国古代许多城市的“标配”建筑群,丽江的文庙、武庙均始建于康熙年间,距今已有多年历史。不过,武庙原址在南门外,道光年间迁建至现址。丽江文庙、武庙是中原汉族文化与边陲纳西族文化交流融汇的产物,是清代丽江科举、教育及军政领域的重要活动场所,是丽江纳西族接受和学习汉文化的实物见证,也是丽江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见证,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科学研究价值、艺术欣赏价值。可惜的是,这两座古庙在民国期间曾被作为军营、法院等功能使用。新中国成立后又被粮食部门改做粮仓,后历经金虹路多次改扩建,粮油储备库迁建,文庙、武庙逐渐被废弃。作为丽江古城重要的古建筑,文庙和武庙于年被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列为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古城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今,武庙尚存大殿、东殿、西殿和过厅,院内有古松及桂花各一棵;文庙仅存崇圣祠及东庑。文庙、武庙现存古建筑因年久失修,建筑屋顶塌陷,木构架糟朽,砌体坍塌,木结构脱落,地基下沉,台阶缺失,一派衰败景象。且两庙均无消防、安防设施,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亟待保护。一年时间修旧如旧年7月,文庙、武庙现状,引起丽江市古城区政府及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等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同年8月,古城区粮油收储公司(文庙、武庙的产权所有单位)委托大理州剑川古建筑公司对两庙进行了细致的文物现状勘察和文物保护修缮设计。剑川古建筑公司在原古城区文体广电局的指导下,认真查阅相关历史资料,认真研究同时期同类建筑的风格特色,多方调查取证,并对前期成果进行多次专家论证,最终于年1月制订完成保护修缮设计方案。文庙、武庙修缮工程由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与丽江古城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牵头实施。目前,工程已进入施工准备阶段,主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场地清理及后期建筑拆除,重点修缮工程计划将于年12月6日正式开工。昨日,读本妹走进施工现场,看到条石已被编上了号码。“文物修缮必须遵循修旧如旧、最少干预的原则。这里的每一根木头,每一块石头,都要编号登记,能利用的肯定要利用上,能修补、处理后利用的也要利用上,实在不能利用的,我们再想办法找同样或类似的材料进行替换。”昆明劲风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监理工程师杨星告诉读本妹,尽管这些材料看起来已经非常破败,但都非常珍贵。在武庙的施工现场,部分完整的土坯被拆下来整齐地码放着,一些破碎的砖坯则被打成了粉末。“你看,这些碎的已无法直接使用,不过它的土同样珍贵。几百年前做的土坯,我们现在很难找到一模一样的土质,但是这些碎块里却是现成的。用它们的原材料重新做成土坯或粉墙使用,就没有差异了。”杨星说。古建筑修缮讲究“慢工出细活”,急不得,本次修缮工程预计工期天。施工方表示,施工前期可能会对周边居民造成一些不便,希望大家能够予以充分理解和支持。文武双全提升内涵“文庙巷嘛,没有文庙不就徒有虚名了吗?”家住文庙巷的杨大爹对文庙、武庙的修缮举双手赞成。他说,无论是从古城发展的长远利益来讲,还是从作为一个古城人的感情色彩来看,或是从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来说,修缮两庙都是正确的做法。在文庙附近做生意的李先生也对有关部门修缮文庙、武庙的行为点赞。他说,两庙墙体及瓦屋面甚至房屋都有随时垮塌的危险,如果不及时加以修复,会给行人及周边居民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另外,两座古庙修缮后会变成两个景点,这样对周边的客栈、餐厅等可能会起到带动作用。再过一年,“文武双残”就能恢复“文武双全”。届时,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文化内涵势必会得到进一步提升,我们拭目以待。丽江读本全媒体记者马登科报道
编辑:杨莉娜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丽江资讯转载请注明:http://www.lijiangzx.com/ljsly/6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