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市教育工会组织我市部分学校44位学员在市教育工会副主席关正辉、市教育局史敬忠和黄苏丽的带领下,亲临中国革命圣地陕西延安和习总书记知青下乡地梁家河,开展了参观、听课、体验、讨论等多种活动,深入学习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者的光辉历史和习总书记亲民爱民的感人事迹,深刻认识“延安精神”的形成原因和思想内容,深切感悟革命先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峥嵘岁月,广泛理解习总书记实事求是、亲民爱民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根源所在,进一步学习了延安精神,增强了党性修养。广大学员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奋斗。
培训班活动为期六天,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新颖,既有现场讲解、实地教学,又有激情体验、拓展训练,还有交流研讨、专题授课,整个活动安排科学而有序,高效而务实。特别是中共延安市委干部培训学院及延安市委党校专家教授的精彩讲授、现场解答,增添了此次培训活动的光彩,更突出了本次活动的意义。
其中,李世明教授关于《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刘月富副教授关于《知青时期的延安精神》、王锈蓉副教授关于《毛泽东与毛岸英的父子情》、任瑞副教授关于《张思德及其为人民服务精神启示》和安振华教授关于《十九大精神解读》等专题讲座,条理清晰,内容丰富,事例生动,讲解深入浅出,引人入胜,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妙,产生了极大的感召力和说服力,让全体学员终身难忘,受益匪浅。
在延安,学员们体验八路军南泥湾生活,追寻习近平梁家河经历,瞻仰王家坪、杨家岭、凤凰山、枣园等革命旧址,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和抗大革命纪念馆,聆听白求恩和张思德感人事例……真正明白了什么是延安精神,即: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它的原生态就是当年在延安形成的抗大精神、整风精神、张思德精神、南泥湾精神、白求恩精神和劳模精神。延安是延安精神的发祥地,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培养的伟大时代精神,它永远是我党宝贵的精神财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与他从梁家河开始的扎实实践基础、艰苦生活磨砺、深厚经验积累和由此而来的深邃理论思考是分不开的。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活水。
走进这片神奇的土地,追寻共产党人初心使命,感悟伟大思想历史源头,体会人民领袖初心情怀,就能更深刻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背景和科学内涵。从黄土地走来的习近平,最了解老百姓渴望什么、需要什么,当年梁家河“吃苦耐劳的好后生”到如今与人民贴心的好领袖,每一步都印证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见证着他如何从陕北的梁家河开始直至带领全国人民走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让我们一起聆听并重温毛泽东在延安十三年的谆谆教导和习近平在梁家河七年的真实告白: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从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从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年轻的我,在当年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后我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梁家河这个小村庄的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这使我更加深刻认识到,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必须同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通过此次培训活动,学员们思想得到了升华,视野得到了开阔,精神得到了洗礼。我们坚信:只要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用忠诚和担当,用汗水和热情,就必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让伟大的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责任编辑:杨尚彬
图/文编辑:杨尚彬和治国李任兰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jiangzx.com/ljsly/4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