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不仅联系着人们的味蕾,也联系着人们的生活。它代表着一种生存的智慧,传承着许多独特的技艺,连接着难以忘怀的亲情和乡愁。
悠久的历史,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造就了云南千百年来独树一帜的美食文化。作为中国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徐霞客游历云南近两年时间,几乎走遍了云南的山山水水。
一部《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真实、生动、丰富的明代云南饮食生活画卷。今天请跟随小编一起翻开这幅历史的画卷,共同寻觅徐霞客笔下那一道道独具特色的云南美食。
关于徐霞客超级驴友:徐霞客
生活年代:明朝
驴友资历:徐霞客幼年好学,喜欢研究图经地志。22岁那年,他头戴母亲做的远游冠,肩挑简单行李便离开了家乡。就这样,三十多年里,他游历了十六个省,直至51岁才来到云南
出游目的:访山问水
云南足迹:徐霞客在云南的游历线路从滇东到滇南再返回滇东
旅行故事:从游记中可以看出,在徐霞客云南游历期间,丽江木氏土司设宴款待的内容
明崇祯十二年(年)正月二十五日,徐霞客受土司木增之邀来到丽江,下榻木府的家庙“解脱林”,考察了15天,在其游记中为丽江留下了余字的珍贵史料,内容涵盖了山川形势、园林风景、官民建筑和风貌、民族风俗、特产饮食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徐霞客与云南美食“大肴八十品,罗列甚遥,不能辨其孰为异味也。”
三叠水
丽江木氏土司以纳西族最高礼仪隆重接待和宴请徐霞客。庄严气派的木府家庙,琳琅满目的精美器皿,青松针叶铺地,八十道大肴的“鹿鸣宴”,让见多识广的徐霞客惊叹不已。
这里所说的“大肴八十品”,就是纳西族著名宴席“三叠水”。称之为“三叠水”是因为宴客时要分为三轮上菜。
第一轮,果碟类:蜜饯、雕梅、果脯、瓜子、时鲜、雪茶、米糕等果品糕点13碟,吃点心、喝茶、聊家常是为“开场锣鼓暖胃的茶”,故谓“茶水”。
第二轮,佐酒菜类:烤乳猪、卤拼、吹肝、三川火腿、腊肉、凉鸡、咸鸭蛋、黑凉粉、豆腐干、乳扇、地参、龙爪等13盘,喝酒品菜,故谓“酒水”。
第三轮,火锅、煮菜、主食类:在火锅中注入高汤,将腊排骨、牦牛肉、芋头、茨姑、豆腐、韭菜根、粉丝、青菜等层叠摆放。还有铜锣锅焖饭、水焖粑粑、酥油茶等。以火锅配主食,喝汤为主,故谓“汤水”。
三轮佳肴由素入荤、从冷到热,依次进行,好像高山瀑布,一叠叠覆盖下来,故谓之“三叠水”。用“三叠水”来命名纳西族的豪华盛宴,形象生动地凸显了纳西族合理精致的美食安排,豪华大气的宴席规格。
“四君献款,复有红毡、丽销之惠。二把事亦设席坐阶下,每献酒则趋而上焉。”
木府家酒
木府家酒,以优质的大米为原料,将米洗净泡好,放在火上蒸熟,取出晾干,再按一定比例撒上酒曲,并搅拌均匀,然后进行搭窝发酵使酒饭糖化,装缸入罐。
以烧白酒代水落缸(罐),形成盖面,低温发酵约月余即可取出榨酒。把酒渣滤去之后,清酒再入缸(罐)内密封贮存。此酒绵和醇香、甘美爽口,为徐霞客所钟爱,常因饮此酒而醉。
“细若发丝,中缠松子肉片,甚松脆”、“一日不能尽一枚”的油酥面饼
丽江粑粑
丽江粑粑是纳西族独具特色的风味美食,有着悠久的历史,一般分为甜、咸两类,色泽金黄,香味扑鼻,吃起来酥脆可口,有的加喝酥油茶,更是其味无穷。
伴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多种多样,除此之外还有一面烙黄的水焖粑粑以及火铲烤粑粑,即在锅里两面烙黄后移到火边烘烤。
“大如鹅,通体皆油,色黄体圆,肥美之极”的生鸡
“骟(线)鸡”
这种鸡是用独特的手法饲养出来的,纳西语称“骟(线)鸡”,即“阉公鸡”,是用来作纳西最大的节日——祭天(即“纳西本迪”)用的。
纳西人之所以用阉公鸡作为祭天之物,是因为公鸡的打鸣声可从天而降的灾难。在纳西族的传统新年习俗中,除夕夜的年夜饭里也一定少不了它。
“有把事持书,挈一人荷酒献胙”
荤腌猪肝胙、排骨胙等
胙是纳西族祭祀神灵的一种贡品,也是纳西族家庭中一道家常菜肴。其制作方法是将肉骨剁碎,揉拌以花椒粉、盐、八角粉、炒米面、姜丝及醇酒,盛入罐中腌制半年而成胙肉。一般在食用时夹出一些放入碗中蒸熟,味道酸辣可口,可谓佐餐佳肴。
“肴味中有柔猪”
烤乳猪
这描述的实际是烤乳猪,纳西人将其作为招待稀客的美味佳肴,是将断奶乳猪喂大米长至十斤左右,放血退毛剖肚后,用柴火和炭火将其周身烤得骨头酥脆,鲜嫩喷香,便可切片食用。这一古老的纳西传统美食,如吃野味一般,别有风味,现今也是一种地道的纳西烧烤。
离开丽江之后,徐霞客游历了剑川、洱源后进入大理,后来又到了保山。游记中也记述了大理蒸糕和云南鸡枞两道云南民族美食。
小鱼儿旅游俱乐部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jiangzx.com/ljsly/3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