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丽江市 >> 丽江市旅游 >> 正文 >> 正文

走进丽江丽江名字及丽江两大姓氏的

来源:丽江市 时间:2017-11-22

丽江”一名,始于元朝至元十三年(年)设置行政区丽江路。《元史·地理志》说:“路因江名。”就是说,“丽江”地名的由来最早起源于金沙江的别称“丽水”。金沙江就是长江上游,因产金沙得名。但为什么金沙江又称“丽水”、“丽江”呢?史书上的主要说法是金沙江源于青藏高原犁牛石,而称犁水,即犁田的犁,山水的水。昆明大观楼长联作者孙髯翁就在《金沙江》诗中写道:“劈开蕃域斧无痕,流出犁牛向丽奔”。蕃域即今藏族先民吐蕃居住区。后因犁、丽声音相近而异写为丽水、丽江。

丽江古城,战国时属秦国蜀郡,南北朝时纳西族先民迁徙至此,南宋时建城。年忽必烈南征大理时,用革囊渡金沙江到丽江,一部份兵营驻于现在大研镇的大石桥一带,所以,纳西语称这一带为“阿营畅”。“阿营”是对元军的称谓,“畅”是村落,意即“元军驻扎的村落”。大石桥东北面现为粮食局的大新仓,过去原是一块草坪,纳西语的老名叫“阿营闹当”,“闹”是指部队操练时打闹的形象,“当”是场地,意即“元军操场”。可证当时这儿曾是元军驻扎,操练之地,一个有能力供给元军生活的集镇。至元8年(),改称丽江宣慰司,丽江地名由此而始。

明初古城区有居民千余户,已具相当规模;明末已呈繁荣景象,丽江木氏土司被封为世袭丽江知府,故徐霞客称古城的民房群落为“瓦房栉比”称木氏土司建筑群为“宫室之丽,拟于王者”。

在云南土司的历史上,木氏土司接受汉文化最早,木氏先祖本不姓木,木姓实乃官府所赐。木氏一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唐朝,传说中他是个能耐极大和聪慧的人。《木氏宦谱》记载:“宋理宗宝右元年,蒙古宪宗命御弟元世祖忽必烈亲征大理,良迎兵于剌巴江口,锡赍甚厚,宠渥优礼,将授职茶罕章管民官遂破巨津半空和砦,生擒叛贼阿塔剌,功升茶罕章宣慰司。”当时呈现了两种局面,一边是巨津州阿塔剌等在石鼓顽强抵抗元军,一边是通安州的麦良在等候迎降于石鼓江口,而且主动配合元军,攻下石鼓镇。

年,麦良迎降的忽必烈当了皇帝,在其执掌皇权的第四年封麦良为“茶罕章宣慰司(从二品)”。又因协助平定大理等功,授“副元帅”、“还镇摩娑诏”、“提调诸路统军司”。一个边疆少数民族酋长,获得如此高的官衔,实属少见。其子孙任宣抚司,也屡次受到朝廷的封赏。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麦良的生存智慧给其后代以思想上的启迪,到了明朝,云南丽江的木氏先祖如法炮制,更加主动地向中央王室靠近。年(明洪武十五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大将傅友德、蓝玉、沐英远征云南。明军攻克大理之后,当时丽江的纳西族首领阿德率众首先归附明军,“钦赐木姓”。木氏辑刻的《皇明恩纶录》载明洪武十五年朝廷颁的“圣旨”云:“大军既临,渠魁以获。尔丽江土官阿德率众先归,为夷智识,足见摅诚,今命尔木姓,从听总兵官傅,拟授职建功。”明洪武十六年又颁旨“授尔子孙世袭土官知府,永令防固石门、镇御蕃鞑”、“封中顺大夫”。

从此,这个家族在延续父子联名制的同时,拥有了汉族的姓氏“木”姓,并以“世袭土官知府”的身份统治丽江。木氏土司为了保持统治集团姓氏的高贵,推行“官姓木,民姓禾”的制度。丽江纳西族首领木氏自元代世袭丽江知府以来,历经元、明、清三代22世年,而作为王权象征的木府位于古城西南隅。一直沿袭到明、清时期,甚至是解放以后。

那么,您知道,这两大姓氏是如何来的吗?这两大姓氏不是音译的,是完全的汉姓。于是,很多到丽江的游客就奇怪了,为什么作为少数民族的纳西族会有“汉姓”呢?

明代以前,纳西人是没有姓的,名字实行父子联名四个音字制。明洪武十六年,纳西首领阿甲阿得归顺朱明王后,在朝觐时,朱元璋问他要个什么姓,阿甲阿得直率的说要跟皇上一个姓,旁边的官员连忙的使眼色,他急忙改口说请皇上恩赐。朱元璋没有计较:“你的心意我明白,从朱字中分出一个木,表明你是朱家骨干,木字上加人字就是朱,表明你是朱家人,就赐你木姓吧”。

从此纳西族有了第一个汉姓“木”。阿甲阿得之后代子孙相传姓木,称木氏。木氏认为,木姓为皇帝所赐,只能为木氏贵族专用,对百姓木氏仿朱元璋另赐了个“和”姓。“和”表示木上添一撇,为戴上木家草帽,旁边加一口,为背上木家筐篮。“和”即奴仆、劳者。所以纳西人有“官姓木,民姓和”之说。木氏归明以后,逐步接受汉文化,并有了汉字之讳。

自此,汉姓汉名在纳西族中扎根沿袭,乃至逐步取代了纳西族人特别是识汉文者的取名方式。这可以说是纳西族自明以来几乎“一边倒”地接受汉文化的外观标志。

明代,丽江的外来别姓人家,都得改姓和,对他们来说,“和”的含义略有不同:“’木”上那一撇,表示给你木家的一块天,旁边那一“口”,表示木家给你一口饭吃,即欢迎外来人做木氏的老百姓。

这就是史书上记载的“官姓木,民姓和”,“四郡齐民一姓和”。外地人到丽江必须改姓和的规矩,一直延续到清代改土归流时止。纳西族中的和姓,同样实行纳汉双名制,有文化有身份的人,则有字、有号。“官姓木”的范围限定极严,井不是木氏族人都能姓木,只有承袭者及同堂舍人才得姓木,其他族人则三世以后改姓“阿”,五世以后改姓“和”。这无疑是凭借姓氏的高贵来确保木氏土司统治核心的权威。知道了吧,这就是丽江纳西族汉姓的由来。

另有一说。丽江“和”姓绝非是木氏奴仆之姓,当然不排除有这么一些人的“和”姓就是这么来的,就是的确有被木氏赐姓为“和”的,但相对于丽江的整个纳西族毕竟是少数。丽江“和”姓记录最早可追溯到宋末元初,也就是丽江古城始建之时。当时就有纳西民族领袖和迪领兵抵抗忽必烈大军的,壮烈牺牲,忽必烈表其忠勇,予以厚葬。不过当时纳西族有姓者实是少数,大部分都是父子连姓,而木氏只有到了明朝才有,到底谁更早?丽江现今“和”姓大都为和汉人后裔。

在木氏统治时期,也在流官改土过程中,为了管理方便,强制外来汉裔改为和姓。解放后,很多汉裔改回本姓,也有一部分沿用和姓至今的,所以不存在和氏乃木氏家奴之说。

文章来源:网络

丽江大研古城酒吧协会

酒吧行业投资、经营、管理信息

一手掌握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权威
白癜风软膏能不能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jiangzx.com/ljsly/1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