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国人社服务标兵主动作为,表现了人社人的责任和担当。为此,我们特别推出“战‘疫’中的人社服务标兵”系列稿件,为大家讲述人社服务标兵服务群众、温暖群众、抗疫战“疫”的动人故事。今天,同大家分享的是朱红星的故事——1月26日,大年初二,这原本是一个阖家欢聚的日子,但奉科镇党委办公室一个关于新冠病毒肺炎防疫的紧急电话,把朱红星的节日计划打乱了。疫情就是命令!作为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奉科镇善美村的驻村工作队长,朱红星意识到形势的严峻性。他来不及和家人细说缘由,收拾了两件简单的换洗衣物,买了一箱方便面,就和另外两名扶贫工作队员一起奔赴善美村。赶赴善美村的山路,冰雪未融,崎岖难行。顶着凛冽的寒风,朱红星和队员们一路疾驰,终于在晚上8点多赶到了离家多公里外的驻村地。当天晚上9点,朱红星参加了奉科镇召开的电视电话会。9点50分,朱红星和善美村村委、各村小组长、村医一起召开了防疫工作会议,明确了责任分工。朱红星带领扶贫队队员和村医,每天两次对从武汉返乡的三户15人进行日常检查,同时还要再次排查外出返乡人员的行程信息,绝对不漏一户一人。由于条件有限,手套和一次性医用口罩,成了朱红星仅有的医用设备。面对被感染的风险,朱红星没有丝毫退缩。“我在善美村担任驻村扶贫队长已经5年了,我对这里的户、名村民非常熟悉。我愿意为这里筑起一道防疫的坚实防线。”朱红星说。每天,朱红星两次隔着门缝为重点防控人员测量体温,仔细问询他们的身体和生活情况,再进行消毒和登记汇报工作。1月28日下午6时,按照上级要求,善美村封锁了村道,杜绝一切不必要的走亲访友和拜年活动,杜绝一切聚会聚餐。一张桌子,一根彩带,一个劝返牌,一个体温计,这是朱红星所在劝返监测点的所有“装备”。最难熬的是零下5-6度的寒夜,刺骨的寒意让队员们直发抖。坚守成了朱红星和队员们心中唯一的关键词。没有灯就用手机照明登记,感到冷就升起篝火取暖。在村头劝返点,朱红星和几个队员每两小时换班一次,身体实在冻透了才裹着大衣在车上稍微躺一会儿。由于要三班倒,工作队每天的饭就由三个人按班次轮流做,更多的时候,就吃一包方便面凑合。在村干部和扶贫队队员不分亲厚的耐心劝导下,自初四开始,全村再也没有人聚餐和聚会,大家都明白了疫情时期防护工作的重要。截至2月11日,朱红星和队员们共劝返串门拜年人员29批、77人,检查过往车辆人员人次,入户劝导聚会9次,丧事简办5户。重点监护人员家庭测量记录体温78次,目前已经全部解除重点监护。朱红星和队员们的付出,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间。正月十五,几位村民们赶到劝返点,为工作人员送来了煮好的汤圆。“端着热乎乎的汤圆,我觉得心里热烫烫的。”对于朱红星来说,这碗汤圆和方便面一样,都是他们在今后的日子里,可以深情回忆的人间美味。自从5年前,朱红星被丽江市人社局选派到善美村从事扶贫工作,一路走来,朱红星和乡亲们早已成了一家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jiangzx.com/ljsgr/11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