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丽江市 >> 丽江市政治 >> 正文 >> 正文

全省山岳救援骨干高海拔驻训系列报道三51

来源:丽江市 时间:2022-4-10

8月22日至26日,

全省山岳救援骨干高海拔驻训队

首次完成哈巴雪山米海拔

雪地实训及实战演练。

01

雪线之上的考场,呼唤更高的练兵标准。

救援往往不会发生在熟悉的地域、熟悉的环境里,推进实战化训练,必须适应多种救援环境努力提升训练的“陌生系数”。作为云南省唯一允许攀登的米雪山,又是入门级攀登雪山的热门首选,一直以来深受来自国内外攀登着的青睐,进入雪山,就如同进入了救援现场,就要用“战场”思维衡量救援能力“成色”。初秋高原,秋雨连绵,海拨米、米、米,气温急骤下降,氧气愈加稀薄,来自国家山岳救援昆明大队、迪庆支队、丽江支队的50名全省山岳救援骨干高海拔驻训队指战员正在向哈巴雪山雪峰挺进,远眺高耸入云、万仞峭壁的哈巴雪山,这群特殊的高原来客在阶梯状分布的亚热带、温带、寒带等气候带上挑战消防救援队伍个人身体和救援能力极限。

02

极端环境的训练,促使救援能力的突破。

全省山岳救援骨干高海拔驻训队从海拨米开始,海拔每升高一个台阶,循序渐进实施相应的训练,新的战斗力也在悄然跃升。8月22日,在米的哈巴村,驻训队组织聘请的中国登山协会、云南省登山协会教练就《高山病介绍及预防》进行了理论授课,让全体驻训指战员明晰了高山病的形成、症状、预防措施和急救方法等,为攀登做好思想和心理准备;同时教练组对登山及高山救援所需的个人装备、团队装备进行了全面清点,并就生活保障、医疗急救、防寒防雨保暖衣物作了细致清理,为向着高海拔进军做好了充足准备。

8月23日,虽然有大雨影响,驻训队还是在中午12时准时向米海拔的哈巴大本营营地进发。全体驻训指战员像鹰一样越丛林、穿峡谷、过险隘,直扑大本营。驻训队聘请了当地2名向导带领行进路线,队伍分为3个梯队,每个梯队分别由参训的2名干部及聘请的2名教练进行沿途跟踪和监护,明确高原行进程序,确保行进安全。驻训队经过4个多小时的艰苦行进,全员安全抵达哈巴大本营。

驻训队针对高原地区气候复杂、救援条件差的特点,按照“边训边学、边学边训”的思路,8月24日重点加强高山救援知识学习,冰雪救援器材装备掌握和使用等学习,优化救援小组选配,明确冰雪行进程序,救援技术运用等,为雪线救援训练及演练做好扎实准备。同时,为全面掌握参训指战员的身体状况,驻训队自抵达大本营开始第一时间就对全体指战员的心率、血氧含量、身体反应情况进行了测量及登记,对感冒、头痛等反应指战员进行及时治疗,并每日早中晚坚持测量,实时监测指战员身体情况。

8月25日凌晨3时,随着指挥员一声“出发”口令,全省山岳救援骨干高海拔驻训队45名指战员携带个人装备和高山救援装备,向着雪线进发,一条蜿蜒前行的“长龙”时而爬升、时而绕转,头灯照亮了黑夜的丛林和险峻峭壁。在米海拔处,由于环境极端恶劣,驻训队依托国家山岳救援昆明大队为主组成攻坚组,经过6个小时的攀登,抵达米的雪线位置,在冰风细雨条件下完成了冰川锚点制作、冰面行走、滑坠制动等科目训练,完成了冰坡救援、冰裂缝救援等极难科目的实战环境演练。全体登山队员于下午13时20分全部安全下撤至大本营,圆满完成训练和演练任务。

03

越不可越之山则登其巅,渡不可渡之河则达彼岸。

此次雪线驻训,全省山岳救援骨干把高难险科目作为提升驻训质量的突破口,重点加强对高原徒步攀登、冰锚点制作、冰坡救援、冰裂缝救援等科目实战训练演练能力的培养,挖掘了驻训指战员最大潜能,检验了整建制队伍遂行任务的能力。云南省消防救援总队组织全省山岳救援骨干高原“打卡”,面对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全省山岳救援骨干挑战极限以敢打必胜的勇气攻坚克难,在高原山岳救援实训基地,从“适应性训练”到“全面实战锤炼”,从高山专业装备“亮剑”到全新救援技术“淬火”,对于全省消防救援队伍来说,跨越的不仅仅是米海拔,更是为消防救援队伍高原实战化驻训的破冰启航,为高海拔消防山地救援的实践探索,云南省消防救援总队也将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在雪与火的淬炼中实现救援能力质的跃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jiangzx.com/ljszz/9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