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丽江市 >> 丽江市政治 >> 正文 >> 正文

古城故事在丽江,他让手工业变成奢侈品

来源:丽江市 时间:2017-11-11
认识小麦之前,已经无数次膜拜过他做的皮包,曾经无数次设想过做出那么精美皮具的人应该是什么样子?而最让人感到惊异的是他曾经的工作却是做环境艺术的,但他在束河寻回了那份深埋在骨子里对皮艺的执着和追求。打下手做的皮包却备受热捧

小麦,原名杨小曼,觉得自己的名字太女性化,所以给自己起了个“艺名”叫小麦。

年,河南人小麦来到丽江旅游,当时他根本没想到丽江会是他长期停留的地方。刚刚辞职的他一开始只是想来丽江散散心而已,在束河的烟柳巷,看到客栈老板悠闲地晒着太阳喝着小酒,脚边是一只同样慵懒的狗。静怡的生活让他顿时生出一种想要留下的念头,得知有客栈要转让的消息,小麦毫不犹豫地接手,开始了他身为一个客栈老板的丽江新生活。

悠闲地做着客栈,小麦在年5月遇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女,就是现在的麦太太。本来麦太太是小麦客栈的客人,谈了两年恋爱后,两人在去年领证结婚,现在麦太太即将生下小小麦。

为什么要把麦太太先介绍一下呢?因为小麦成为皮匠与麦太太有很大的关系。

误打误撞入行

年,当时还是女朋友身份的麦太太在束河开起了一个民族老绣店,悠闲的客栈老板小麦时不时会去店里帮帮忙。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丽江开始流行那种老绣品皮包,为了帮忙,认真的小麦还专门找了束河的皮匠拜师学艺,他做出来的老绣品皮包最受欢迎。“可能每个男人都有一种难以名状的皮具情节,了解以后会深爱并难以自拔。”从那以后,小麦开始追寻各种关于皮具的知识,各种交流皮具制作的网页、论坛成为他的最爱。

年,小麦在一个日本皮具网站上第一次接触了定制皮具,那些精美的纯手工皮具让小麦心生向往。刚好他在这个网站上看到了一则消息,有一个来自台湾的皮具手工大师将在厦门做一个培训。小麦马上联系了这个老师,并飞到厦门跟这个老师学习皮具制作的工艺。

培训中,小麦认识了两个朋友,这两个朋友也是与小麦一同开创皮具品牌的拍档,他们是辽宁人王剑和原籍台湾南投县后移居安徽合肥的丁牧山。他们在学习之余都谈到了国内现在皮具普遍存在的大规模机器化制造给纯手工工艺带来的影响。而随着国内不少人意识的提高,手工定制皮具也开始流行起来。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三个对皮艺手工制作有着浓厚兴趣的年轻人决定创办自己的纯手工皮制品牌。决定成立品牌后,店开在哪里成了问题,最开始三人的想法是开在上海或北京,因为在大城市里,手工定制皮具会有更好的市场。后来小麦提议将店开在丽江束河,而从没到过丽江的王剑和丁牧山却有着不小的担忧,因为在他们的认知里,丽江这样的小城存在着太多的风险。

知道了他们的担忧后,小麦将两人带到了丽江。来到丽江后,两人的担忧逐渐消去。年9月,在束河古镇传统的“皮匠街”四方街,他们的手作皮具工艺品牌店——锦匠低调开业了。

之所取名“锦匠”,小麦认为只是一种基于手工皮制艺术本身的朴素想法:在传统文化中,“锦”作为一种稀有丝织品,本身蕴含着精致、华贵的意思;而“匠”则强调一种手作之感、匠人之工。

小麦说,“锦匠”所有作品,都是他和两个拍档的呕心沥血之作,一件成品的所有制作流程,包括打版、裁皮、雕花、上色、缝制到打磨,全部由他们三个人纯手工制作完成。承继自台湾导师极致完美的创作精神,在“锦匠”得到了最大程度上的保留与发扬。

让手工业变成奢侈品

开业了,但是小麦和拍档们心里忐忑不已,担心卖不出去,因为一个手工制作的钱包卖到7、8百块在不少人眼里可是实打实的奢侈品了。

开业4天后,第一个钱包卖出去了,过了几个月后,春节时三个人的投资已经回本了。春节后,铺面扩张了。王剑和丁牧山回家继续工作,工作之余制作皮具。小麦结束了自己的客栈,开始专心制作皮具。

年,位于大研古城商业步行街里,锦匠的第一个分店开业了,而12月份,位于金茂的第二家分店也将开业。让小麦感到兴奋不已的是,这两家分店都是地产开发商找上门来邀请小麦去开店的。

越来越多的名人也开始成为了锦匠的忠实客户,对于不少人来说,锦匠已经成为来丽江必去的小店。

奢侈品的意义不在于“名牌”

在不少人的认知里,只有LV一类的“名牌”才是奢侈品,但是对于真正识货的人来说,越来越普及的“名牌”已经不能被称为奢侈品了。

锦匠之所以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这个品牌对于纯手工制作的坚持。

在锦匠,一个纯手工的女士挎包,从最初的设计再到打版制作,需要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在现代这个快速消费与发展社会,花费一个月的时间来做一个女士挎包,不亚于天方夜谭。但小麦他们就在坚持这样一种步伐。

在中西方传统社会,穷尽一生来钻研一份手艺、从事一份事业的,不乏其人。也正是这些人不为外物所动,坚持初心,才能创造和成就当今社会仍可见到的精品与艺术。在世界知名的佛罗伦萨,一个皮匠师傅的纯手工皮具是备受人们追捧的精品,而这些皮匠也是备受人们尊敬的手艺人,但是在国内,“皮匠意味着低下”这样的观念还非常普遍。小麦开始制作皮具的时候,父母就非常反对,他们认为做皮具是一件非常不入流的职业,“当知道自己儿子做的一个包卖价高达几千元时,父母惊呆了!他们没想到一个手工艺品的卖价会那么高。”回想起当时的情境,小麦脸上仍是止不住的笑意。

丽江的皮具品牌不少,但是仍在坚持一针一线用手工缝制的应该不多,锦匠就是其中翘楚,每一件都是手工制作,因此都有其独一无二性。撞衫、撞包对于一个追求生活品质的人来说是无法容忍的,锦匠是绝对的优先选择,因为每一件的皮具都是独一无二的。

传统与时尚在皮具上碰撞

在一个秋日的下午,来到锦匠的手工坊里,小麦正在认真雕刻一朵花,皮具雕花应该算是对皮匠工艺的一种完美提升。

问及这些精美的雕花,小麦不无骄傲和自豪。这些是小麦他们三人核心的皮艺理念和呈现方式。这些雕花,往往取材于古典文化意象,其中最典型就是唐草纹。

唐草纹又称卷草纹,是中国传统图案之一,多取忍冬、荷花、兰花、牡丹等花草意象,经处理作“S”型波状曲线排列,构成二方连续图案,因其滋长延伸、蔓蔓不断的造型,有茂盛、长久等吉祥寓意。

翻看“锦匠”皮具雕花,可以发现,其花朵华丽繁复、层次丰富,叶片卷曲翻滚,富于动感,整体包具造型饱满华丽,既有传统工艺的富丽、华美,又有国际时尚的质感、洋气。

小麦他们三个人合伙人有着较为清晰的分工,一个人专攻唐草纹,一个人专攻商务素面皮具,而他则以荷花、藏文六字箴言等为主。最近,他们还在积极探求将瓦猫、牡丹等意象进行演绎,进行皮面雕花的创作。

每每看到那些精心雕刻而成的花纹、一针一线缝制而成的皮具,小麦内心都无比激动,是为了致敬源远流长的制作工艺,更是为了致敬绵长光大的匠人精神。

小麦的孩子即将诞生,而他的事业也正兴兴向荣。顾客越来越多,但是小麦宁愿少卖几个包也坚持一定要手工制作。

在束河这个历史闻名的皮艺制作地,让小麦接触了皮艺制作,也让他的事业走向了一条出人意料的路。而小麦用一种全新的与国际接轨的理念开创了新的皮艺盛世。他用一种独特的方式让束河的皮艺和内在的精神以全新的方式流传下去。

“我估计,我会一辈子在这里!”小麦看着夕阳下的四方街坚定地说道。

采写:丽江读本全媒体记者和慧东

责任编辑:刘莉

如果你喜欢古古的







































北京白癜风治疗方法
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jiangzx.com/ljszz/1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