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小吃一天创造两项世界纪录!
今天上午,首届云南名特小吃暨民族餐饮文化节在丽江举办的第三天,云南省餐饮和美食协会和丽江市有关部门组织单次蒸制个“丽江粑粑”,成功申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另外,长达88.8米的“丽江卷卷”也同时成功申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
有木有见过那么大的“蒸笼”?
有木有见过那么长的“卷卷”?
领导们都来见证这一时刻啦!
主办方组织多位厨师和志愿者,使用直径7.2米,高2.2米的龙竹制成的“龙竹甄”,制作个“丽江粑粑”。此次蒸制丽江粑粑直径20厘米,厚2厘米,有“丽江甜味粑粑”“丽江野生菌粑粑”“丽江火腿粑粑”和“丽江原味粑粑”共4种口味。
在云南省餐饮与美食行业协会的组织、策划和指导下,于“首届云南名特小吃暨民族饮食文化节”期间,使用直径7.2米,高2.2米的龙竹制成的“龙竹甄”,同时制作个“丽江粑粑”。粑粑的直径20厘米,厚2厘米,四种口味,分别为“丽江甜味粑粑”、“丽江野生菌粑粑”、“丽江火腿粑粑”、“丽江原味粑粑”。粑粑一次性蒸熟后将邀请市民品尝。
宋末元初,元世祖忽必烈率领军队革囊渡江,进入了丽江,并建立了丽江古城,古城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将以丽江古城建城至今的时间为基数,时逢8月初举办“首届云南名特小吃暨民族饮食文化节”。为此,特别制作个丽江粑粑,用这个数字让全世界的朋友记住丽江古城成立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
今早11点05分,在七星风情美食城,随着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理事会理事易德先生的宣布,丽江美食界的第一项基尼斯世界记录顺利诞生啦!
经过公证人员的现场公证,上海大世界基尼斯工作人员向申报单位颁发了证书。
据了解,“丽江粑粑”是纳西族独具风味的食品,有着悠久的历史,明代《徐霞客游记》中即有记载。“丽江粑粑”分为咸甜两类,色泽金黄,香味扑鼻,吃起来酥脆可口,有的加喝酥油茶。“丽江粑粑”不易变质变味,过去曾经是茶马古道上马帮商队备用的干粮。
主办方介绍,宋末元初,元朝世祖忽必烈率领军队进入丽江,建立了丽江古城,古城至今已有多年历史,以建城时间为基数,特别制作个“丽江粑粑”,用这个数字让世界朋友记住丽江古城成立至今已有多年历史。
很受欢迎啊!
80分钟后,由杨艾军、黎晓组织88位美食爱好者用18种配方的秘制酱料和8种高原有机食材现场制作的88.8米长的丽江卷卷,也同样获得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记录认证。
创造一项大世界吉尼斯记录就已能被称为奇迹,而在同一天、同一地点创造美食界的两项世界记录,势必将载入民族餐饮发展史册。
88.8米的“丽江卷卷”
很久以前,在滇、川、藏“大三角”地带的山间密林中,绵延盘旋着一条神秘的古道,这就是世界上地势最高、山路最险、距离最遥远的文明之道——“茶马古道”。它南起于西双版纳神秘的六大茶山,一路从经大理、丽江、直达拉萨,奔向东亚,走向世界……马帮在风餐露宿的艰难行程中饱受饥难,一路到了丽江束河古镇,发现了纳西族制作的丽江粑粑独具风味、不易变质变味,是马帮方便的食物,但味型和口感与家乡美食有所不同。为此,马帮人用面粉制作面皮,加入他们喜爱的食材、配以习惯的口味(调料),卷起来即可食用,更便于制作、携带和储存。从此,丽江卷卷就一直跟随着马帮前行。
明末清初,郑和下西洋,创造了人类航海初史上没有发生过坏血病的航海奇迹,这是因为他们巧妙的在船只上养种植豆芽,而豆芽里富含的维生素和易于生长的特性,让郑和船队得以一路走、一路长、一路吃,既满足了生理的需求,又避免了坏血病的发生。豆芽营养充足的秘密传回到了家乡云南,聪明的马帮人在丽江卷卷里加入了豆芽和滇南酱料及少数民族香料等,形成了古老的秘制“丽江卷卷”。
年,为落实开展“舌尖上的云南”行动计划,省餐饮行业协会杨艾军会长、黎晓副会长共同赴丽江策划“首届云南名特小吃暨民族饮食文化节”。期间,在束河古镇巧遇一位老者,听到未曾相识的“丽江卷卷”的传说,返昆后即组织中国饮食文化大师、烹饪大师反复研究,并多次恭请老者品鉴,终于完成了“丽江卷卷”的还原制作。
宋末元初,元世祖忽必烈率领军队革囊渡江,进入了丽江,并建立了丽江古城,古城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以丽江古城建城至今的时间为基数,时逢8月举办“首届云南名特小吃暨民族饮食文化节”。为此,我们将在此次“小吃节”上制作一个长88.8米的“丽江卷卷”,在结合当今饮食需求的创意中为您重现美味的“丽江卷卷”,也用这个数字让全世界的朋友记住丽江古城成立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
此次活动把生活中更多的传统美食结合如今的饮食需求创意重现美味,同时也扩大了丽江小吃的知名度,落实“舌尖上的云南”行动计划,挖掘、弘扬民族饮食,打造云南特色小吃品牌,推进餐饮消费,拉动地方经济、融合旅游发展。
我们的小吃破基尼斯纪录啦!作为丽江纳西族的小编甚是高兴啊,真的超级骄傲的嘞!
本期编辑、统筹:肖雪
总监:吴芳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jiangzx.com/ljszz/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