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丽江市 >> 丽江市新闻 >> 正文 >> 正文

丽江,是我们走过最美的地方

来源:丽江市 时间:2018-10-11
少数民族文化中从来不乏灿烂的瑰宝,它们凝聚着别具特色的中华民族精神。为了解和弘扬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宣传推广艳丽缤纷的古城丽江,7月5日至11日,西南石油大学“吟诗作”队一行12人响应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号召,奔赴云南丽江,对云南省丽江市进行文化考察。实践队通过寻访古城、重温茶马古道、深入民众等等方式,从多角度开展文化调研,努力发掘丽江特色之美景、汲取文化之精华。(“吟诗作”队傍晚抵达丽江客栈)传统文化,星火相传代代不息7月正处于丽江雨季,阴冷潮湿是这几天丽江的主打气候。这样的气候出乎实践队员们的意料。原来7、8月的丽江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四季如春,队员杨香感叹道。大雨中,队员们的鞋子湿透,风吹过伴有刺骨的寒冷,但是这些并不能阻挡实践队成员们开展文化调研的决心和热情。在深入当地民众中,实践队员们采访了来自纳西族、白俄罗斯族等少数民族的居民。了解到丽江是一个乐于接纳和民族融合的大家庭。这个大家庭中的成员们都能歌善舞,对生活充满着热情与期待。丽江的人对待生活积极地态度符合正能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深深感染了每一个实践队员。在与当地居民的交流中,渐渐形成了一个小圈,居民和队员们围坐在一起交谈着。一名纳西族居民主动请缨,表示愿意教授队员们学习纳西族的特色舞蹈。一旁一位好客的客栈老板立即取出吉他为她伴奏伴奏。温婉悠扬的原创曲目、浑厚的嗓音唱出的民谣和热情纳西族的舞蹈,让队员们感受到来自丽江的热情。(不畏风雨前行的实践队员们)美好祝愿,寄明信片与放河灯白天的丽江,有热情的丽江人让实践队员们暂时忘却离家千里的距离。晚上,古城区中为丽江微电影取景的队员们看到河边有着许多莲湖形状的河灯。河灯晶莹剔透,制作精美,甚是可爱。于是,队员们上前采访古城区的负责人。根据古城区负责人介绍,河灯是丽江人表达对亲人和友人思念的方式。放河灯时,人们可以对着河灯许下心中祝福和愿望。只要漂流的河灯不被水流打翻,放河灯人的心愿就会实现。听了负责人的介绍,队员们不禁触动了对家园的惦念。正巧,一家邮局就在小河旁,队长高兴鼎决定让队员们自愿选择放河灯或者写明信片寄回家,表达对亲人和友人的思念和惦记之情。这样的决定不禁让队员们的欢呼雀跃。(队员向邮筒中投递明信片)拍照摄影,留住眼中最美丽江此次实践中,队员们有一项最大的目标与心愿:拍摄一段丽江的宣传微电影。实践队队员们希望能够通过这段微电影展现出丽江魅力。这段视频将会容纳如水墨秀气淡雅的古镇区;涵盖历史厚重的茶马古道风光;吸取丽江众多少数民族文化的积淀;展现丽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和精髓。为了这个目标,队员们八天以来的奔波劳苦,走茶马古道,串束河古镇;来往中心古镇区,拜访当地居民。实践队四处奔波目的追根究底就是为了能够取到更好的美景,听到更多动人的故事,加入更多奇幻的元素。(部分队员在茶马古道取景时的合照)经济发展,







































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心心相印
小孩得白癜风能治愈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jiangzx.com/ljsxw/4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