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民族:回顾丽江古城的历史风貌,对今天的丽江有哪些启示?
杨福泉:原住民的生活是丽江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时,也有原住民的因素。
但是,现在要恢复原住民在古城的文化已经不可能。现在能做的,应该是保留一部分空间,把传统生活、传统业态展示给游客。
对于古城来说,传统留给我们的启示,更有建设性和更重要的是,如何在今天重新营造出一个新的古城文化,一个有当代气息、有审美情趣、有生活趣味,游客也非常喜欢的新的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有开放包容的传统,因此历朝历代都有变化,所以每个时代的丽江古城都应该有它的内涵。但这个新的古城文化,今天我们还没有看到,它的塑造不会自动完成,需要有人去主动营造。
而今天承担这个责任的就是新的古城居民,当然原住民也肯定要协助,但新居民天天在古城,主要要由他们来营造当代的古城文化。
我希望住在丽江古城的新居民们,不管他们来自哪里,是什么民族,有什么样的文化背景,都能够有意识地去营造一个新的有当代古城魅力的文化和相应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我们回不到过去,但也不能停留在“艳遇之都”这样的层面。
今日民族:要在古城建构新的古城文化,您觉得有哪些东西可以去尝试?
杨福泉:那些古城里的精英,是不是可以发起一些组织,举办一些包括艺术的、民俗的活动,甚至在古城里搞一些节日,可以是纳西族的传统节日,也可以是在传统基础上有创新的节日。
搞社团,做活动,可以向本土的学习。这方面纳西族有比较好的传统。过去,古城有各种社区的组织,比如传统的“化賨”,人们根据各自的兴趣,聚集在一起,有各种活动,生活里也互相帮助。
有唱滇戏的、唱花灯的,有放鹰的、钓鱼的……当然,现在,也应有更多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情趣,而不局限在打麻将等单调的内容。
我的理想是,不管什么人住在古城里,都应当要有一种日常生活的乐趣。不能只是吃吃饭,做生意。
当然,很多人目前对古城仅仅是视为一个谋食之地,很多人经济压力大,还需要忙着去挣钱,没时间精力去想生活的事情。
还没有全身心投入,认同为就是一个新丽江人,还没有热情去参与这里的社区生活和文化的塑造。
今日民族:那在您的眼中,丽江还有什么东西没有变?
杨福泉:我想丽江的人情往来这种民俗和过去还是一样。
哪家婚丧嫁娶,都会按照过去的传统来做。哪一家的老人“不在”(去世)了,邻里会主动去吊唁和帮忙,人情味比较浓。
古风犹存,相互帮忙,按照各自的兴趣,相互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小团体。
这种没有改变的传统,也可以视为丽江古城的文化遗产,重新构建丽江新的古城文化的重要资源。
我希望古城原住民,不论他们现在已经分散居住在哪个小区,也能多从祖先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中汲取有意义有雅趣的内容,然后创新,与新移民一起再营造当代丽江古城的魅力和精神。
监制:王菁编辑:李玉朋、赵芳
校对:彭烨制作:李玉朋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jiangzx.com/ljsxw/1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