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回眸十三五奋进新征程”——丽江市“十三五”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在丽江市行政中心召开。发布会邀请了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水务局、市林业草原局相关领导介绍了“十三五”以来丽江市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并回答现场记者提问。
“十三五”期间,全市“三农”战线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金沙江绿色经济走廊“六个一百”工程全面实施,“一县一业”主导产业培育壮大,特色农业品牌影响力明显提升,农旅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呈现出农业生产稳中向好、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民生活显著改善、“三农”发展活力持续增强的良好态势。
01经济主要指标大幅增长: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26万亩,比上年增加2.69万亩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5亿元,比年增长45.5%,年均增长9.83%;第一产业增加值65.95亿元,比年增长48.04%,年均增长10.3%。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首次突破一万元,年达到元,是年的1.45倍,年均增长9.7%。今年以来,我们在严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时,抢抓节令有序组织农业生产,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26万亩,比上年增加2.69万亩,粮食总产量预计达51.29万吨,比上年增加1.58万吨,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已成定局,特殊年份更加凸显了农业“压舱石”作用和农村“战略后院”地位。
02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全市“一县一业”主导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全市“一县一业”主导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华坪县入选全省首批20个“一县一业”示范创建县,全县芒果种植面积39.7万亩,实现综合产值达到58.2亿元,位列全省第一;全市中药材面积达25万亩,其中玉龙县道地中药材面积12.76万亩,实现产值11.64亿元,在全省中药材产业中占有一席之地;永胜县特色水果产业发展迅速,软籽石榴、沃柑面积分别达到9.8万亩、6.9万亩;古城区高端花卉产业迈出新步伐,现代高效花卉示范园核心区首个智能玻璃温室约4万平米已建成并投产,引进上海花卉园艺集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将投资6亿元共同打造丽江鲜花港项目。宁蒗县加快改造提升苹果产业,种植面积达6.5万亩,打响了苹果品牌。
03有利推动农业发展条件:全市累计投入耕地地力保护资金6.亿元,种粮农民综合直补0.亿元“十三五”期间,丽江市在农田建设方面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农业、财政、水务和自然资源等部门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共72个,累计完成建设面积51.69万亩。强化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方面,5年时间共培训高素质农民人,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期,共计培训10.94万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不断壮大。同时在落实中央支农强农惠农政策方面,不断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
“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投入耕地地力保护资金6.亿元,种粮农民综合直补0.亿元。共争取国家财政农机购置补贴惠农资金万元,补贴农机具台(套),受益农户户,带动农民投入2.4亿元。年机耕、机播、机收面积分别增加21.48万亩、3.85万亩、15.76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从年的40.1%增至年44.65%。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大幅增加。
04打造“绿色食品牌”显实效:全市共认证“三品一标”企业60家,产品个,其中无公害40家企业个产品全市大力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支持开展绿色有机申报创建,一批农业企业、产品和基地成功获得相关认证。全市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家庭农场家。全市共认证“三品一标”企业60家,产品个,其中无公害40家企业个产品。无公害和绿色食品有效认证面积15.08万亩(其中无公害10.90万亩,绿色4.18万亩),有机农产品认证面积3.31万亩。市级层面组织开展了丽江市“5大名品”“5强企业”“5佳创新企业”“5个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的评选活动,共有30家企业和10个村(镇)获得认定。
05扩大农业开放成果、拓宽农产品销路:农特产品推介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微商、网红直播带货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总体完成,全市农村土地确权面积万亩,97.56%的家庭承包农户获颁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超过全国平均颁证率,为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全市助力拓宽农产品销路。多次组织经营主体赴上海、北京、重庆等城市开展农特产品推介活动,参加南博会、农博会、进博会等各类大型展会,利用沪滇对口帮扶机遇推动“丽品入沪”,积极扩大丽江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同时依托互联网+、电子商务、微商、网红直播带货,线上线下相结合,多渠道营销我市高原特色农产品。“十三五”期间共签约农业投资项目47个,协议投资额.68亿元。部分农业招商引资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有力带动和助推了全市农业市场化、高端化。
未来5年,全市将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开展乡村振兴行动,聚力打造金沙江绿色经济走廊,紧扣产业兴旺目标,不断提高高原特色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加快农业农村发展步伐,奋力谱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篇章,为丽江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做出新贡献。
总策划:刘志文终审:周雪蕾初审:胡世芳编辑:和丽霞文稿:和丽霞法律顾问:陈耀军律师丨云南泰联律师事务所联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lijiangzx.com/ljsxc/8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