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麦同学要给大家推荐一本「典藏级地理书」——《这里是中国》。
这本书的作者是星球研究所和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星球研究所写红过很多城市,比如「什么是武汉」,推送里从文字到图片都美到让人飙泪,据说拍的很多地方本地人都不知道。这本《这里是中国》出版历时三年,集合了星球研究所中国主题的精华文章,称得上是一部书架上的「最美中国」纪录片,值得收藏。
书里选取来自位摄影师的幅作品,大量摄影师原创作品都是首度公开,每一幅都震撼人心。因为和我们的家乡息息相关,所以不只是一本摄影集,作旅游指南也极佳。
秀美的自然风光
让你更了解中国地理
中国实在太太太太太大了。
也许我们很多人穷尽一生,也很难走遍祖国大地的每一寸土地。中国,我们生活在这里,但可能真的没见过她最美的样子。
藏东南云海摄影李珩塔克拉玛干沙漠摄影赵来清喀拉峻「人体草原」摄影都文明昭苏县马场摄影赖宇宁浙江鼎湖峰摄影马玉晗比如,中国地理格局分为三级阶梯,这个大家初中地理都学过了。但要说三级阶梯的差异造成的景观变化,可能大多数人并没有直观的认识。翻阅这本书,美丽的风光将中国地理格局的差异呈现在了我们眼前。
南迦巴瓦峰摄影张扬的小强南迦巴瓦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东端,属于第一级阶梯东川红土地摄影刘明珠东川红土地位于云贵高原属于第二级阶梯华北平原摄影陈俊杰华北平原属于第三级阶梯中国的名山大川,有价值之处不仅在于景色,更在于它所孕育的生命。
多刺绿绒蒿摄影赵新录多刺绿绒蒿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于海拔-米的高山草甸、石缝或流石滩中。
奔跑的藏原羚图片来自可可西里管理处藏原羚,青藏高原特有物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红腹锦鸡摄影张强红腹锦鸡主要发布在中国中部和西南部山区。
这些美得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观背后,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中国。
长江第一湾摄影崔永江长江第一湾位于云南省丽江市石鼓镇与香格里拉县南部沙松碧村之间。
永泰古城摄影程伟刚永泰古城位于甘肃白银市景泰县,现存城址为明代遗存。
贡嘎山西坡摄影南卡走入真实的城市烟火
打开有温度的中国
中国的美,不光有山川河岳,更有城市烟火。
不过我们对很多地方的印象很容易模糊成各种刻板「符号」:提到甘肃,就是兰州拉面;提到西安,就是兵马俑;提到成都,就是大熊猫。
成都茶馆摄影朱建国我们生活在这里,但我们可能真的不了解它。这本《这里是中国》用最直观的方式,还原真实的人文中国:
这里的甘肃,并非荒凉肃杀的黄土高坡,而是一个愈多元愈美丽的历史文化交汇地:
夕阳映照下的嘉峪关关城摄影邱建军这里的西安,不是一座只有兵马俑的古老帝都,而是历经无数次城毁人失、依旧鲜衣怒马的活力之城:
大兴善寺摄影王东这里的成都,不仅仅有可爱的大熊猫小熊猫和麻辣火锅,而是将年来成都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生活娓娓道来,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升斗小民,探索了它的真正魅力所在,那是延绵了年的烟火人间。
成都锦里摄影刘承徭而且,如星球研究所创始人所说,地理科普不是只晒晒美图、列列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其背后传递的东西,与人相关,与生命相关:
九寨沟仿佛在说「一切磨难皆是修炼,一切毁灭皆是创造」。
犀牛海摄影曾勇前写四姑娘山,「元素如果独立出来,并不特别出众,但是当它们相互交融、共生共存时,奇迹便会出现。」
四姑娘山主峰幺妹峰倒影摄影大川健三写西安,「它历经无数次城毁人失,却总有一种力量,让它焕然一新。」
西安城墙摄影王旭东耗时三年,
一帮「轴人」的诚意之作
另外,本书还请来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队长姚檀栋亲自审核把关,为每一个知识点保驾护航。
如果家里有小朋友,这可能是让孩子爱上地理的最佳读物。
光是准备一个城市的资料,就要花上一个月,这本书前前后后花了三年,每一篇文章都精雕细琢,每一张摄影作品从初选,到优化,再到定稿,选图流程极其严苛。
严苛到什么程度呢?仅一篇文章中的用图,就是从几千张摄影师投稿中选出最合适的几十张照片,而整本书的选图也保持着同样的高水准。为此,还有不少摄影师专程重新拍摄图片,才得以将美景呈现给读者。
夏岗江峰摄影丁亮夏岗江峰海拔米,位于阿里改则县境内,属冈底斯山脉。
在成都工作的江西籍摄影师嘉楠,连续3年每天早晨6点登上成都东侧的龙泉山,静候云开雾散,只为拍摄一幅真正意义上的成都全景图。终于,年6月5日清晨,天气前所未有的晴好,他抓住机会一连拍摄了32张照片,最终拼接出了一直以来想要拍摄的作品。
这张成都全景图不仅仅是城市风貌,而且还将成都两山夹一平原的基本地理格局,展现得一目了然。近处龙泉山万木并立、郁郁葱葱,远处米级的贡嘎、米级的幺妹以及横断山脉的一众山峰都清晰可见。
(请横屏观看下图)
从龙泉山向西拍摄成都摄影嘉楠可以说,书中看到的每一张图片,背后都是摄影师的付出与坚持,也是大自然最无私的恩赐。
震撼的装帧,浮雕工艺
让你「摸」得到中国
这本书的封面采用了一张中国地形图,没有区域分割、没有地形数据标注,完整醒目,干净利落,极其震撼。回归到地理最初的本质来认识中国。
封面采用浮雕起鼓工艺,根据海拔同比例制作了凹凸手感,高山、丘陵、沙漠、盆地、平原,还有如动脉、静脉般的河流一目了然、清晰可辨——它们形成了这个星球丰富多变的肌理表情,它是造物主的随机,又是土地的秩序。
封面浮雕工艺实拍正是这些地理肌理,造就了我们不同地域的文化肌理——语言、宗教、风俗、文学和艺术。轻轻触摸它,感受自然的深沉。
翻开书,从章节排列上这本书采取了「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划分方式。不仅因为这是中国地势的格局,也因为今天中国的地理环境也分三级呈现出一种从荒原到人间的变化。
编辑的巧思暗含其中:希望能带我们体会到人与脚下土地的相互作用和交融。
书中有张自然图片和53幅地图,采用两种不同纸张进行完美还原。特别要说的是,书中有一些惊人的横构图摄影作品,为了释放出照片的细节,特意设计了三张最长可达1.8米的完整拉页,都是纯手工一页一页粘上去,就是为了能让读者看到最逼真、细致的场景。
无论是浮雕还是1.8米长的拉页,听说每个要求都把编辑和印制逼到崩溃,但是最后,这本书竟然全都实现了。
这本书是在讲述一个地理视角的年轻的中国故事。
书里可能有你的家乡,翻看后,你会重新认识那片熟悉又神奇的土地。而作为旅游指南,也远好过千篇一律的景点推荐。
所以,无论你出不出门都可以买一本。因为这份关于城市和自然的珍贵记忆,无论送人送己,都适合长久收藏。
现在购买后添加客服,发送购买截图,前一百名还可免费获赠畅销书一本~
点击进入下方小程序,即可购买书籍↓
Q1.如何购买?
点击上方图片进入小程序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完成购买
Q2.如何查询物流信息?
购买后,进入小程序「好好研究所」,点击底部菜单栏右侧——我的,即可查看已购商品的物流信息。
点击阅读原文,重新认识中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lijiangzx.com/ljsxc/7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