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弹:你在耶路撒冷建个“法国地中海”试试》发表于一个多月前,此后我迟迟没放出第六弹,一是诸事繁杂,二是我稍有犹豫,毕竟,丽江与我隔山隔水,似乎与我没有太大关系,抗争也应该是生于斯长于斯的那些以纳西族为主的丽江原住民的事,另外,还有来自于看得见看不见的方方面面的压力:说情、谩骂及至威胁。
但中国社科院杨杰宏研究员的一席话,让我为自己的“小我”而汗颜。杨是此次质疑“法国地中海小镇”的急先锋,前几年水电站、电解铝事件等都有他的身影。他说——
我们纳西人的态度
法国小镇事件渐趋平静。有好心人提出我们的建议政府也回应了,项目方也没有动静了,我们应该见好就收,不必与政府闹翻。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从来没有与政府唱对台戏的想法,我们从来也不是以反对派自居。我们也是为了丽江的可持续发展而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希望丽江政府及项目方能够广听民意,集思广益,永葆丽江青山常在,绿水常流。
遗憾的是我们的建议及诉求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回应,项目方仍紧锣密鼓地进行中。这样一个没有经过任何论证,环评的项目,在这样敏感的文化、生态敏感区仓促上马,与中央的生态文明建设精神及国家的环保政策、民族文化保护政策背道而驰,我们还要沉默下去?
为什么非得把事闹大了才说会注意环保问题、以后会倾听多方意见?
为何广大民众置疑在白沙纳西文化重镇建法国小镇的荒唐性后才匆匆忙忙地提出要建设纳西文化传习馆?
之前的亩不到半个月为何遽变成了亩?
原来大张旗鼓打出的复星集团名号之后为何不再提了?
为何原来属于禁建区的项目地改成了限建区?
这一项目的主体责任者是谁?
这一项目出台之前为何让民众蒙在鼓里?
这样一个没有任何建设资质的项目为何能够任性高大上地举行开工典礼?
……
现在这些疑团消除了吗?疑团仍在增大,民众仍在等待,但等待是有耐心的,别把我们的等待错会为默认。这是我们的态度。
人民日报发声点名丽江白沙“地中海”
今天的人民日报刊发署名文章《文化保护不能沦为软约束》,这是党媒第一次正式对丽江白沙拟建“地中海小镇”表明态度。很多朋友见到不约而同地转发给我,说明大家对这一问题的白颠风早期症状图片白颠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jiangzx.com/ljsxc/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