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年5月22日报道
“就像去丽江,人家说丽江是艳遇之城啊,我说你放一万个心,我要不去丽江挂这个职还有可能性,但是我挂了这个职,这个可能性没有了!你现在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组织监督,很明显就知道这个跟身份不符合嘛。痛快那一下,你复杂一辈子。不嫌麻烦吗,对不对?回来后朋友开玩笑,以后去丽江得看看有没有小朋友长得像你。我说不可能,受不了的。想想啊,若干年后有人告诉你,散落在某处有你的一个孩子,心安得了吗?”
——丽江前副市长王志
对于好多丽江百姓来说,丽江前副市长王志是一张熟脸,但因为王志在职期间的低调,这张大熟脸却又影影绰绰,看不清楚。即便是离开丽江之后,4年过去了,王志也是几乎闭口不谈丽江,这使得人们对他和丽江的那些事儿,格外好奇。
然而不开口则已,一开口惊人。上一段是王志近日接受一媒体访谈时提及丽江时的原话。不得不说,单就这一段而言,王志说得挺实在的。而对于王志对丽江的贡献是多还是少,每个人自有自己的看法,读本君不敢评价。
“跳槽帝”、“不敢艳遇”、“最大的困扰是同行”……各位且往下看,也许能看到一个更清晰的“丽江王志”。
CCTV主持人、丽江市副市长云南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书记、常务副理事长(主持工作);任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员、校长助理;签约陕西卫视回归老本行。
王志的履历表非常丰富多彩,被网友戏称为“跳槽帝”,而王志在这些精彩的历程中,憋着一口气,他不相信命运,但相信因果,想要的结果,找出对应的因,然后为之准备。他承认自己是既得利益者,但方式正当,没有毛病。临近50岁,王志准备出本书,书名就叫《因为,所以》。
而王志的“仕途心”,他已经用行动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位前副市长卸任后首次谈到丽江的语句。
丽江挂职最大的困扰是媒体同行(读本君似乎感到膝盖上中了一箭)
丽江挂职最大的困扰是媒体同行。刚去那段时间,下乡人家也跟着你,吃饭也跟你。拿起相机就拍,后来人家说我删记者照片。不是,我是说,你要是拍我你好好拍,你弄得像偷拍,焦距也弄不清,构图也不好,不好。你弄得我旁边的这些领导、同事都很紧张,我只是个新手,往后怎么处怎么干。
跟当记者相比,当副市长的责任大多了。你已身处上层建筑中了,需要决策。你一开口,这条路就开始修了,你一弄,这片山上就种上核桃了。
每个市领导都要有扶贫挂钩点。我跑省里跑得比较多一点,我就去找省领导了,刷熟脸换真金白银。省里有指标,我说能不能照顾我一个,他们说已给了你们市一个,我说那再增加一个呗,你看我人生地不熟是吧,总得支持我干点儿事儿吧,给我也是给,给别人也是给。领导一高兴,行,支持一下。
你损害政策,政策就会来惩罚你
真没有人给我送礼。那么多媒体跟着我一起来了,我能干什么呢?再说啦,小恩小惠吧,还真打动不了我,我还真不一定看得上呢。不要妖魔化场合应酬什么的,这是一种工作,跟坐在你对面要采访的人一样,喜欢和不喜欢,最后把节目弄好是最重要的。
就像去丽江,人家说丽江是艳遇之城啊,我说你放一万个心,我要不去丽江挂这个职还有可能性,但是我挂了这个职,这个可能性没有了!你现在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组织监督,很明显就知道这个跟身份不符合嘛。痛快那一下,你复杂一辈子。不嫌麻烦吗,对不对?回来后朋友开玩笑,以后去丽江得看看有没有小朋友长得像你。我说不可能,受不了的。想想啊,若干年后有人告诉你,散落在某处有你的一个孩子,心安得了吗?
再要孩子?怎么不想呢,我觉得现在一个孩子太可怜了,但计划生育是国策。开放二胎是有条件的,必须是独生子女,我排行老三,朱迅排行老三,要个啥呀!别人行,我们也不行,人不能没有敬畏。罚款?我也罚不起啊。其实多一个孩子又怎样呢,犯不着啊。要从心意来说,应该有两个,最好是一男一女。很多人说可以这样、那样,但是我胆小。你损害政策,政策就会来惩罚你。
说到王志,不得不提到咱丽江本土的文化泰斗宣科先生,二人恩怨纠葛,相逢一笑泯恩仇,挺有意思。王志在央视《面对面》新闻栏目中“冒犯”过宣科先生,先生曾称“要告他”!然而王志履职丽江时,还没下榻就第一个去宣科先生家“拜码头”,还送了四条中华烟,二人握手言欢,此后王志对宣科先生一直都是非常尊重。
王志,算是大名人了,但要是从宣科先生一生认识的名人来说,那还排不上座次。今天,8月22日,是伟人邓小平诞辰周年,咱们来看看宣科先生17年前在香港回归前夕的港督府,挥洒自如,“纳西古乐悼小平”的传奇故事——
宣科讲述17年前不寻常的一分钟
打破原定计划,率香港名流在港督府为小平默哀
香港回归前夕的年2月19日,邓小平逝世,举国同悲。而就在此时,正值宣科率领纳西古乐队出访在港,20日晚在“末代港督”彭定康的府邸演出。在演出之前,宣科面色凝重,庄重地提议济济一堂的香港名流们为小平默哀1分钟。随后的演出如泣如诉,低回婉转。
从年6月22日至今的36年间,音乐民族学家、丽江大研纳西古乐会掌门人宣科天天都要上班。“没有邓小平和他主导的改革开放,就没有我宣科的纳西古乐会。”17年后提起港督府内的这段轶事,宣科先生接受了读本君的采访。
年2月19日,一代伟人邓小平在北京逝世。此前一天,宣科率云南丽江纳西古乐队抵港,开展为期四天的访问演出,遭到了多家重量级媒体的“狂轰滥炸”,宣科以流利的中英文与幽默诙谐的主持风格,得到了民众与行家的一致认可。
2月20日,古乐会在香港首演。宣科一生经历的掌声太多,回忆起这场演出的效果,今年85岁的宣科以一句淡淡又理所应当的“很成功”带过。但回忆起在该场演出刚开始的时候,宣科提议港岛各界名流为小平默哀的片段,宣科却记忆犹新。
“当时我用英文说,邓小平先生刚刚逝世,请现场的各位来宾都站起来,为他默哀一分钟。”而“默哀”并非原定的演出计划,但当宣科说出这句话后,“末代港督”彭定康先站了起来,随之全场都站了起来默哀。宣科说:“外国人还是不死板的,不像中国人那么讲究程式。”
“小平,云南好女婿”
提及小平,宣科赞誉有加,“他留过洋,眼界比较开阔,后来中国能搞改革开放,和其年轻时留学的经历关系匪浅。”宣科说,邓小平的思想非常“OPEN”。“没有邓小平,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不会有纳西古乐会,更没有今天的宣科。”宣科对邓小平十分感念,而近几日来白癜风论坛白癫疯怎么医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jiangzx.com/ljsxc/3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