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流水人家。来过丽江的人,一定忘不了这座巧妙利用地形和流水而建的杰作。
有水之处少不了桥,古城中这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多座桥,不仅多还美。诸多游客来到丽江都会找几座桥拍照留念,纪念心中的丽江,可是关于脚下的桥的故事,你又知道多少?
今天跟随我们走进古城里那些无数人涉足过的小桥,他们都有着上百年的风霜和历史,依然静默守候。
来,听听它怎么说。
锁翠桥位于黑龙潭,始建于年,是一座风雨桥,造型轻盈优美,桥下有三个小瀑布,翠液飞迸,所以取名锁翠桥。桥下泉水翻腾流向丽江古城,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丽江人民。
双石桥又名玉龙桥,位于大水车旁,一边有叮当作响的纳西许愿铃,一边是江泽民主席亲笔题词的照壁,双石桥蕴含了很深的内涵,众多南来北往的游客来丽江都踏及此处。
大石桥由明代木氏土司所建,位于四方街东向,因从桥下河水中可看到玉龙雪山的倒影,又名映雪桥。由于极佳的地理位置和知名度,众多游客和摄影师、画家都曾存在于此留下过他们的印记。我们浮游在世界上,相遇于大石桥是一件幸运又烂漫的事情,回头看,是否他就在这里?
小石桥位于五一街东河上,关于小石桥没有什么太多的历史记忆,但它每天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光润的桥面映着熹微的阳光,桥下清澈的溪水流淌,桥上温柔的树叶低语,流浪歌手时不时传来阵阵风情。
万子桥相传由一求子嗣的富户捐建,石料特选砂粒胶结而成的砂岩,以寓”子孙万千”,故石桥取名”万子桥”,以求人丁兴旺。随着时间的流逝,万万千千的人走过此桥,桥面已有些光滑,呈现出厚重的年代感,不知当年那户人家可求得子嗣了。凝望过去,祈盼未来,我在万子桥畔静静消磨着时光。
百岁桥又称仁寿桥,是地方官奉命为一个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代的百岁老人所建的,当时所建还有牌坊,现今石桥仍在,古老的百岁桥见证了历史,一晃眼,桥的两头青丝与白发共存。
玉带桥由明代土司所建,因护城河从北、东、南三面玉带般环绕木府,此桥如玉带上的扣饰,故名玉带桥,因桥型酷似马鞍,又名马鞍桥。非常特别的是玉带桥的桥宽大于桥长,古桥静卧架起了了古城文化“大观园”木府与外界的桥梁。
古城的古桥取名中最为有趣的便是四方街旁的卖鸡豌豆桥和卖鸭蛋桥,名字由古桥上交易的商品来为古桥命名,简单直接,这“凝固住了的音乐”体现了纳西人的智慧和幽默。
古城的桥小到一块长石板搁两端就连接起两户人家的的过户桥,大到长10余米横跨河面的大石桥,无一不宁静祥和古意盎然,以其宽大包容了世界,它们默默无闻波澜不惊,承载着时光与历史,水与桥完美组合,构成了丽江古城独特的风景。
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沿着泛光的青石板路,走过饱经沧桑的石桥、踏过时光雕刻的木桥,感受古城的一草、一木、一桥的历史文化故事,这些都是令人幸福的气息。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jiangzx.com/ljsxc/1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