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招投标方式太方便了,在疫情期间避免了人员扎堆,投标方可以在线实时开标,节省了跑腿成本。”近日,在丽江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一项办公系统采购项目在开标室招投标,整个交易过程在网上直播,作为投标方的企业负责人王先生对公共资源“不见面”开标表示赞赏。
围绕市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涉及内容多、环节多、利益主体多、围标串标易发等廉政风险,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交易存在人流量大、密集度高等实际疫情防控风险,该市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立足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容易滋生腐败的关键环节、重点部位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充分发挥派驻“近距离”监督优势,通过分析风险点敏锐发现问题,精准剖析提出合理化建议,督促并支持丽江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推行不见面交易新模式,最大限度减轻疫情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影响,将交易的方式、过程结果全部晒在阳光下,把公共资源交易中招投标环节容易受人为干扰的廉政风险降到最低,压实责任堵塞廉政漏洞,确保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平稳运行。
“全程实行电子化交易,整个过程可视可溯、全民实时监督,交易各方代表不见面、不接触、不跑腿,中标结果在线公布,最大限度地减轻疫情影响,节省人力物力,行业主管部门全程监督,消除滋生腐败因素,提升了企业和群众对公共资源交易的满意度。”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负责人介绍说。利用“不见面远程开标系统”,实现在线递交投标文件、在线上开标,投标企业只要符合采购文件要求,就可在任何地方将制作好的文件上传参与,各方参与者在线上交流互动,实现开标不见面,评标专家由电脑程序在全市专家库中随机抽取,开标前参与专家、评审项目双保密,线上全交易,解决了一直以来公共资源交易开标过程中参加人数众多、现场管理难度大、开标人员身份资料核查时间长、廉政风险高等问题,极大地方便了招投标各方主体,确保项目评审公平公正,打通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避免了人为干扰,有利于投标企业相互监督,减少和避免‘暗箱操作’,确保了交易的公开透明。”该市纪委监委驻市政府办纪检监察组负责人说。
为推进项目尽快落地实施、助力各类企业复工复产,有效规避廉政风险,该市纪委监委驻市政府办纪检监察组充分发挥派驻监督优势,督促丽江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优化营商环境、推进项目建设、规范交易市场、疫情防控等方面找准结合点,主动作为。除采取不见面开标外,还建立电子卖场供应商招募常态化机制、推进远程异地评标多元化发展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共用、推广电子保函缴纳投标保证金应用、开通扶贫和重大建设项目的绿色通道等措施,强化交易服务,主动作为,积极打造公平、公开、公正阳光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便民利企,实现投标企业“最多跑一次”到“零跑”。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丽江市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完成交易次,完成总交易金额.4万元,节增资金.1万元。其中,市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完成80次,交易金额.89万元,节增资金.34万元。
(来源:云南省纪委监委网站)
电子投标如何审查围标串标?党员干部干预招投标!大连党纪政务处分21人批准通过!宁波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条例10月1日施行国办: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等推行保函替代保证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jiangzx.com/ljsly/7318.html
上一篇文章: 丽江天气今明两天预计中到大雨,局部暴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