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3日—7日,云南史上最高规格文学论坛在丽江召开,诺奖得主勒·克莱齐奥捧场,国内文学先锋、大家云集。
顶着诺贝尔文学奖的光环,勒·克莱齐奥即将再度来到中国,令人意外的是,他没去北上广或者其他地方,而是来到了丽江。
勒氏之所以驾临,是来参加由丽江市委宣传部主办,《大家》杂志社、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联合承办,云南大家杂志社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协办的“丽江古城中国当代文学论坛暨《大家》创刊20周年”文学活动。
这,引起了丽江小城的轰动。因为来丽江的名人很多,包括很多知名作家,他们多半是极其隐身地到来,又悄然地离去。但诺奖文学奖得主是第一个,而且是在官方主办的活动中高调出现,这是首次。而本文学活动阵容之豪华,规格之高,国内罕见,在云南更是前所未见。
活动将从12月3日举办到12月7日,共5天。而12月4日,也是丽江古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7周年纪念日、第十个“丽江世界遗产日”。
史无前例的文学论坛,会不会给丽江带来更大的文化价值?诺奖得主,会与丽江擦出哪些火花?这样的活动,今后丽江还有缘再次举办吗?丽江读本与您一起探寻答案。
勒·克莱齐奥除了是一位作家,也是一位旅行者。
《大家》杂志主编陈鹏
一切都是缘分!
丽江读本 而《大家》杂志主编,同时也是本次论坛的首倡人之一的陈鹏,听到这句问话时哈哈大笑,说:“这次活动,从9月份开始筹备,到正式举办的12月3日,不到三个月,如此大型的活动却能这么快敲定,怪不得有些人说‘听不到风声’!”
陈鹏说,今年9月,《大家》杂志社正式脱离云南人民出版社,组建了自负盈亏的云南大家杂志社有限公司,其前景极其微妙,它面临的市场压力、资金来源空前巨大,而今年恰好又是《大家》创刊20周年,如何让这本在国内文坛举足轻重的纯文学杂志“重装上阵”、重拾信心,是摆在自己面前的严峻考验。
“我今年3月离开新华社接手《大家》,一直在认真思索,如何让《大家》重现创刊之初的风采,如何借助20周年这一历史性节点,做一次高规格、有益处,尤其是有社会效益的活动?”陈鹏介绍。
而中国当代文学论坛之所以选择了丽江,是因为陈鹏对于丽江古城十分热爱。从事新闻时,也曾在丽江受过众多帮助,且深为丽江纳西族的文化多样性和包容性而感动。“当时我来到丽江,与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局长和仕勇、中共丽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文银正式提到在丽江举办文学论坛的想法时,和仕勇局长、张文银副部长与当地很多官员都认为这个事情非常好,且具可行性,将大力支持《大家》做这个事儿,也为丽江增加一个文化品牌,当时我心里就有底了。”
同样身为优秀小说家的陈鹏表示,自己对于丽江的感情非常深厚,今年两部重要的中短篇小说,“其中一部完全是在写丽江,另一部有一半是在写丽江。”“人生很奇妙,我20年前上大学时就在《大家》实习,现在再度回到《大家》;我对丽江如此深爱,现在促成了本次论坛在丽江举办。都是奇妙的缘分!”
除了有勒·克莱齐奥还有国内多位文学界泰斗
确定在丽江举办活动后,陈鹏着手邀请嘉宾,“如果没有重量级的嘉宾,那活动自然会大大减色,一开始是想邀请莫言先生的,但不巧他正在美国,短时间回不来。后来通过国外的朋友辗转联系到勒·克莱齐奥,当时拜托朋友告诉勒·克莱齐奥先生,中国的《大家》杂志一向是以先锋文学而闻名,多年来走出了多位中国的先锋派作家,而勒·克莱齐奥先生的作品也极具先锋性,远远走在了时代的前面,希望他能莅临本次论坛。”
勒·克莱齐奥欣然应约,也成为了国际国内在丽江官方活动中亮相的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氏将在12月4日上午,进行40分钟的《当今时代的文学》主题演讲,由国内著名翻译家许钧先生担任翻译。
“勒·克莱齐奥先生,丹增先生(中国文联副主席、作协荣誉副主席),马原先生(中国先锋文学奠基人),刘恒先生(鲁迅文学奖得主),王祥夫先生(鲁迅文学奖得主)……这些国际国内的文学界泰斗、前辈,对于本次论坛活动都非常支持,令我十分感动。”陈鹏说。
而除了早已成名的人物,本次论坛还会有多位国内新锐先锋文学家到场,其中涵盖小说、诗歌、评论、散文等各种文学领域,盛况空前。“国内的文学论坛很多,但更多的是某个文学领域的小范围论坛,像这次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在全国都是罕见的。”
看点
勒·克莱齐奥,WHOAREYOU?
勒·克莱齐奥其实算是历届获奖作家中比较特殊的一个,比如说,他的作品中充斥着大段的叙述,对白却极少,经常不惜在作品中以写信的形式来作人物的自白,也吝惜一段对话。这也许是因为其作为一个旅行者,常年的居无定所,下意识中已经习惯了这种冷静,而这种冷静甚至将人与物质的界限打破,他笔下的主人公可能随时摇身一变成一块色彩,或大洋上的一张船帆。
而勒·克莱齐奥最令人惊叹的地方,是他从来不屑于重复自己,从《诉讼笔录》到《飙车》、《罗德里格岛游记》,每一部作品除了笔触上的似曾相识,创意和主题却绝无雷同。
作为超现实主义流派的代表性人物,勒·克莱齐奥用高超的手法在他的巨著中做了无数联想,看他的书有时让人感到似乎在看希区柯克或安东尼奥尼的电影,但这些作品却并不让人感到混乱,他的想象力丰富多彩且经常出新,逻辑性偏偏又属于一流,在怪诞的世界里,冒险的精神,自由的灵魂,针砭时弊的妙语,对弱小民族的同情,这些思想的闪光片段在勒·克莱齐奥的等身著作中巧妙地融合。
勒·克莱齐奥笔下的丽江会是什么样子?
世界就像丽江的睡衣
?? 世界就像丽江的睡衣,形形色色,无所不有,布局完美无缺,城市、天空、峡谷与湖泊,没有一块不是经过准确的切割,没有一块不能微缩为一个投影或一幅草图。
??? 总而言之,只需以大研古城为墨、文笔峰为毫,以画在这个城市的天空中随意的一个形状为基础,就可保证在地球上的任何一点找到通往丽江的道路。若在街上行走,按照自己矢径的指引,也许还可以—谁知道呢—也许还可以一直走到海拔米高的白雪皑皑的地方,或再远一些,走向另一个洒满月光的城池。
?? 在金沙江畔的城池,没有城墙和任何禁锢,阳光下的木房子,在树叶摇曳的微微声响中,伸向天空的勾栏,被大树的投影斑驳地遮住,等待着救星似的纳西族姑娘到来。
?? 站在四方街,整个丽江古城成为了直线与方框的世界,交叉而过犹如火星撞上了宇宙中的不知名天体,而你却置身于世界的中心,绝对处于其心脏的位置,凭着绘制的地图,随时就可以上路、前行,从线段走向矢径,给一条条直线命名,用食指描摹东巴文字,在地面上刻下坐标的符号。
丽江
将大大提升丽江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丽江,是一个不缺名人足迹的城市,对于丽江市民来说,各路明星来丽江的消息,已经是见惯不怪。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全国文学论坛”可以说是闻所未闻。
??? 丽江的文化界、文学界十分振奋。在丽江读本约访到的丽江文化界人士中,几乎无一例外都提到了:“这次论坛是前所未有的大好事,对于丽江的文化价值、内涵的提升将十分巨大。”
?? “丽江是国内第一批、甚至可以说是第一个提出‘文化立市’口号的城市,比深圳还要早,而丽江的奋斗目标是要建成‘文化硅谷’,但这个‘文化硅谷’怎么建?尽管丽江有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然而如果只有传统却没有现代,也是不行的。丽江成功举办过亚洲青年艺术节和雪山音乐节,现在又即将举办全国性的文学论坛,这说明丽江的文化价值得到了公认。”丽江文化研究会、纳西文化研究会会长杨国清,对于丽江举办本次全国文学论坛活动,认为机会难得,意义重大。
丽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文银:
本次论坛将会成为丽江文艺事业新起点
“长期以来丽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设世界文化名市、打造丽江文化硅谷的战略构想,并在培育文化主体、繁荣文化市场等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实践。”丽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文银在谈到举办本次文学论坛时说,本次论坛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习总书记的讲话,将会成为新时期文艺发展的里程碑,丽江的文艺事业,也将以这个为新的起点,努力打造丽江文化品牌“升级版”,希望这次难得的文学风暴,通过名人、名城与名刊的联动,给力丽江文化产业大繁荣大发展。
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局长和仕勇:
将丰实“文化成就古城”的内涵
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作为本次活动的主要承办方,近几个月来为活动做了大量的工作。
在谈到举办本次活动的初衷时,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局长和仕勇说,“当前,恰逢国家建设文化强国、云南建设‘两强一堡’、丽江建设世界文化名市、打造丽江文化硅谷大环境、大政策推动的良好机遇,在这一关键时期,‘丽江古城中国当代文学论坛暨《大家》创刊20周年’活动选择在丽江召开,这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对丽江文化建设的一个肯定和鼓励,将更加丰实‘古城承载文化,文化成就古城’的内涵。”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斯曾经说“对现代性的追求让我们回到传统。”和仕勇认为,本次活动结合文学、文化、思潮、创作、对话于一体,不仅是对《大家》这一中国知名的纯文学杂志和先锋文学的有力展示,也是对丽江古城这一世界文化遗产地所表征的文化品牌的重要宣传,更是丽江古城文化与文学期刊进行互动合作的良好探索。丽江古城所拥有的古老灵秀的地域风情与坚守的文化品格,都将与先锋文学交融碰撞焕发新的活力,对于当下文学先锋精神的探讨也将在此次活动中愈加持久而深邃。
众多文人寄语:
“世界的丽江”不是神话,而是事实
而丽江知名作家蔡晓龄女士说:“跨文化交流的巨大作用是相互碰撞,与勒·克莱齐奥先生的对话是一个机遇,多元文化的撞击将给我们带来全新的视野与灵感,它表明了丽江敢于走向世界文坛的姿态与主动寻求文化对话的勇气,率先为中国当代多民族文学共同体融入世界文学大舞台作出积极贡献。这个事件再次显示,‘世界的丽江’不是神话,而是事实。”
丽江市作协主席,知名作家和晓梅说:“我一直认为文化必须建立最良好的与现代社会接轨的渠道,是大部分人认同的文化,而不是狭隘的区域文化。只有这样的论坛,才有可能建立这个渠道。丽江一直都 我之所以高度评价此次活动,是因为诺奖代表当今世界文学的最高水平,丽江虽然有较高的知名度,但毕竟远离文化核心区,他的到来是一种链接,丽江文学和国际最高文学水平的链接,首先,他会感受到丽江的文学氛围,文学气息,而我们能够目睹大师的风采,开阔视野,对话不是通过真正的语言来完成,而是通过感受来完成,作家都是一群极其敏感的动物;其次,他会刺激丽江作家的创作欲望,起到谁也想象不到的鼓励作用,诺奖得主会散发特殊的魅力,吸引读者,这点上,我同意张悦然的说法,诺奖会吸引青年作家;第三,丽江一直以来都以注重文化著称,他的到来是一种锦上添花的宣传,政府是最大的赢家。
论坛还未开始,轰动效应已初见端倪。但陈鹏对于论坛将起到的效果,并不夸口。他说:“本次活动对于丽江文化品牌起到的推动作用应该说会是巨大的,但是,并不能乐观地说,会在全社会立即起到让人们重新
文学丽江的现在与未来
蔡晓龄(丽江知名作家,纳西族,其著作《公民宣科》、《爱不说痛》等受到广泛好评,诗歌、小说、散文均有涉猎,成果不凡):
丽江的奋斗目标是把自己建设成为文化硅谷,这意味着丽江在向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迈进的历程中,创设了一个物质标杆之外的精神标杆。
不容置疑,物质与精神的奋斗都至关重要,但精神的奋斗每前进一步都举步维艰,需要更高的智慧。在这样的背景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莅临丽江必然是一个世界性的文化事件,世界的目光将再次聚焦丽江,对丽江文化事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丽江是举世瞩目的世界品牌,也有许多优秀的作家。但我们必须承认,丽江的作家队伍还需要整合,需要后续发展的顶层设计,因为丽江所取得的文学成就与丽江这个世界品牌还不般配,还没有出现有世界影响的经典大作。
跨文化交流的巨大作用是相互碰撞,与勒·克莱齐奥的对话是一个机遇,多元文化的撞击将给我们带来全新的视野与灵感。这个事件再次显示,“世界的丽江”不是神话,而是事实。
和晓梅(丽江市作协主席、知名作家,纳西族,曾荣获“春天文学奖”,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新人奖”,三次获“边疆文学”奖,获云南省“德艺双馨青年作家”称号,作品入围年“21世纪文学之星”系列丛书。)
丽江文学是有根基的文学,云南省作家协会曾在多个场合就这个问题对丽江文学进行表扬。昭通作家群是最近二十年,在各级政府强力推动,作家们奋发有为的情况之下产生的文学现象,而丽江文学,从古至今都是在一种自然状态下存在和发展的,在每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都有一批作家活跃在文坛第一线,应该说,丽江文学从来就没有缺位过,过去是,将来也是。
丽江是文学的沃土,这是毋庸置疑的,大量的作家名单足以说明这个问题。但丽江文学又是有某种欠缺的,各类大奖席位的空缺也能说明这个问题,当然,海男今年填补这个空位,弥补了一些遗憾。此时此刻,我觉得丽江从来不缺乏一个有天分的作家,也不缺乏一个有思想的作家和一个勤奋的作家,但从来都缺乏一个既有天分,又有思想而且很勤奋的作家,这个人一旦出现,那他就是丽江文学的天空,丽江文学的玉龙雪山,丽江文学的明天。
周文英(知名文学评论家,纳西族,著有文学评论集《彩云集》、《沙漠上鲜活的鱼》,其文风犀利、真挚、生动,毫无一般的文学评论生硬晦涩之感,受到广泛的好评。)
本文来源于《云南信息报·丽江读本》
东
巴
活
茶
中国第一民族文化公号最有影响力的云南公号
推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lijiangzx.com/ljsgr/8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