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发布
党政动态
丽江热线APP
在古城区白龙潭小学,第一次走进这间活动教室,浮上脑海的词汇一定是“色彩”,满墙的画幅,精心陈列的民族元素摆件,恍惚间,你会觉得,自己是闯入了一片童真构筑的绮丽梦境,再仔细审视这间教室,古老的东巴象形文字在每一个角落起伏跳动。下课铃清脆响起,这间原本就流光溢彩的教室逐渐被灵动欢快的童谣填满……“小玻玻,金玻玻,熟了吗?还没熟,再过一会儿才会熟。一二三四,熟了!”……这里有日月星辰,天地万物啊!
每天,和冬梅和同事和顺林除了在母语课教孩子们学习童谣之外,还会利用大课间的时间把对纳西童谣感兴趣的孩子集中在一起,教他们歌唱这些从前散落在丽江各个山间乡野的古老曲调,这些童谣曲调欢快、词句诙谐,调子纵然绵长悠扬,但却无法掩盖质朴童真的意韵。和冬梅
一首接着一首,和冬梅清亮的嗓音就像天边飘扬的风筝,稚嫩童声在风筝的引导下,追寻着属于快乐的方向。和顺林
山川、河流、日月、星辰、万物生灵……在纳西童谣里不断变换、轮番上演,每一次出场都牵扯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一个平实朴素的生活场景……和冬梅说,纳西童谣可以说是纳西人的育儿百科全书。“世间万物都能作为纳西童谣的素材,可以说,它是纳西民间文学和民间音乐有机结合的重要形式,凝聚着纳西族祖先的聪明和智慧。”它不能消失
在和冬梅的童年记忆里,全家人围坐在火盆四周,一起取暖谈天的场景是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动人画面,跳跃的火苗伴随着烤馒头的香气,噼里啪啦的声响总是引得小冬梅探头探脑地往火堆里好奇地张望,而这时,烟子会熏得眼睛泪水连连,“火烟去他家家,别上我家来来,他家有米饭饭,他家有金银银,我家只(有)鸡屎屎,我家只(有)猪屎屎,火烟去他家家,别上我家来来。”,每每这个时候,这首童谣总会从爷爷嘴边适时地响起,逗得和冬梅破涕为笑。“我有一个很温暖,很幸福的童年,很多快乐都来源于这些长辈唱给我听的童谣,纳西语本身就具有特殊的音高特色,使每一首童谣更富有悦耳动听的韵律美。”有纳西童谣的课间,乐趣十足然而,给予和冬梅童年无尽快乐回忆的纳西童谣面临着其他很多传统文化无可避免的局面——逐渐被人淡忘,甚至极有可能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这不可惜吗?这么宝贵的民族文化,凝聚了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的思想精华,如果就这样不声不响的消失了,我们作为纳西族的儿女,难道不会心痛吗?”和顺林在上纳西母语课
不能让纳西童谣就这样消失的念头一瞬间涌上和冬梅的心头,就是这个念头成了和冬梅和团队伙伴为之苦苦坚守寻觅20年,甚至将成为其一生追逐的永恒目标。它不能消失追寻,何其艰难,又何其幸福!
目标定下后,剩下的就是竭尽全力去实现它。实现梦想的道路,注定是艰难漫长的,但幸运的是,和冬梅在这条路上,并不孤独。能在认真做事的道路中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是一件异常幸福的事情,年伊始,和冬梅和团队成员就在白龙潭小学的支持下,开始了找寻纳西童谣的田野调查。年-年,与丽江文化与社会性别研究会的老师们一起踏上了更远的村落。鲁甸采风
他们踏过一条条崎岖坎坷的山间小径,跨过蜿蜒绵亘的河流峡谷,从大研古镇、束河,到拉市、龙蟠,到鲁甸、塔城,甚至香格里拉……团队的成员们足迹遍及每一个可以找寻到古老童谣的乡村,无论这些地点多么偏远。采风途中(左三为和冬梅)和冬梅说,在采风路上,她碰上了数不清的老人,他们沟壑纵横的面庞黝黑但透亮,佝偻的体态和蹒跚的步伐天然就讲述着岁月的故事,但她永远无法忘记,这些老人歌唱童谣时,洋溢在脸上的幸福笑容,当旋律悠悠从他们嘴边飘出来,回荡在房梁的那一刻,历史时空的结界就被神奇地打破,所有寻觅途中的困苦,在那一瞬间,化为乌有,和冬梅说,那一刻大家觉得,一切付出都太值得了。年和冬梅与学生录制《儿歌伴我们成长》
数不清的日夜,历经千辛万苦,年,《纳西童谣》一书作为教材顺利出版。年《纳西族童谣》三对照也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许多濒临失传的纳西童谣收录其中,如今,它们又开始回荡在孩子们的世界里。“你看,追寻梦想的路途,是何其辛苦,又何其幸福啊!”这是又一个崭新的开始
近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的公示。其中,丽江市古城区、玉龙县、永胜县、宁蒗县分别申报的纳西童谣、三多节、永胜珐琅掐丝制作技艺、普米族拈达则封山仪式4个项目全部上榜。这些原本就闪烁璀璨光芒的珍贵文化出现在大众视野,越来越多的文化宝藏正逐渐被挖掘。纳西童谣登上央视舞台这个消息,让和冬梅无比振奋,她说,有了更多注视的目光,这些文化宝藏就有传承下去的可能。年4月,非遗专家指导工作
“我要感谢的人太多了,这对我们是一种鼓励,但是我知道,传承还是任重而道远的,这是一个新的开始。”三坝采风这个世界上,一定有那么一些人在坚定认真地做一件事,这些事情或许不华丽,不宏大,但是正是这些看似平凡的一件件小事,构筑起了我们如今庞大炫目的文明,人类也得以在回望历史中,展望更远的未来。而像和冬梅一样认真做一件事的人们,也在付出和收获中,体味幸福的奥义。记者/李琳瑛
编辑/林彤
责编/和众学
热线电话/—转载请注明:http://www.lijiangzx.com/ljsly/8043.html